发布时间:05-24
编辑:造音星球
音频英语A-Z: Jitter
一、前言
众所周知,数字音频来源于对模拟音频信号的定时采样,这个过程我在文章【“采样系列”】中进行了详细解释。数字音频设备的运行需要依赖于时钟信号。时钟信号告知ADC或者DAC等模块,每个音频信号的采样点在什么时候被读取和处理。而时钟具备的这种发送脉冲信号的能力,是来自于它的晶振源和相关的电路设计。在以往的分析中,我们都对这个采样时间点的准确性不予考虑,认为它充分理想——每一个采样的时间点都完全精确。
虽然这个假设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但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本身就不存在完美的时钟信号。由于时钟本身发出的脉冲序列不稳定,声音的录制、传输、回放等过程的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实际的时钟信号与理想的时钟信号之间产生差异的现象,称为时基抖动,也就是jitter。所有的数字设备本身或多或少都会存在jitter。但是由于人耳的限制,即使jitter客观存在,但是并不都可以被察觉。
数字信号边缘中的抖动(图源www.vectron.com)
或许我们永远碰不到因为jitter而毁掉一次制作的经历,但是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存在。
二、Jitter的分类
Jitter的产生原因通常分为随机和非随机两种类型。在不同的系统中,来源可能不同。这里选出典型的几种抖动作为参考。
1、随机抖动(Random Jitter)
随机抖动是由于电子元器件中存在各类固有的噪声,即热噪声导致的。热噪声由导体中电子的不规则运动而产生。这样的噪声,既存在随机性,其概率分布也服从正态分布。它的概率分布图如下图所示:
典型的正态(高斯)分布曲线
这种无法预测的随机噪声,在数字系统的时间特性上反应为随机的抖动。从眼图上看,眼图的边缘产生了展宽,且功率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如图所示:
随机抖动带来的眼图劣化
(图源www.tektronix.com/oscilloscopes)
在频谱上分析,这样的抖动产生的噪声为白噪声。当然,如今的时钟性能已经可以让随机抖动淹没在更大的量化噪声中。
10ns的随机抖动产生的白噪声
2、周期抖动
周期抖动来源于电路不稳定性和注入噪声,通常来自于固定且可识别的来源,如电源、布线串扰等。周期抖动通常会对信号的频谱产生谐波成分。通过仿真可以得到具有代表性的周期抖动频谱特点:
对1000Hz的信号,施加50Hz的周期抖动,
产生了频率差异为50Hz的谐波成分
干扰源的频率越低,边带产生的谐波越靠近主频。系统中的低频噪声引入的jitter可以形成类似下图所示的频谱:
低频噪声产生的“裙带”噪声
三、为什么不用过分探究Jitter?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音频系统所需要的采样频率,实在是太小了。相比于高速通信系统,低频率的音频系统受到Jitter干扰的可能性低了非常多。事实上,通过锁相环(PLL)等方式,jitter在设计阶段就可以被良好抑制。Focusrite的JetPLL可以将jitter控制在1ns以内。这种情况下,jitter带来的问题完全可以忽略。
另外,具备同样jitter的时钟的设备工作在不同频率下,jitter引入的采样误差也不同。192kHz的采样时间间隔为5.2μs左右,典型的jitter值为1ns,相差了3个数量级。如果192kHz都可以正常工作,则常用的48kHz等采样率更可以轻松胜任。
同样的时间抖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
产生的误差不同(图源:www.analog.com)
不只是时基抖动。事实上任何载体,包括模拟和数字系统,对声波的记录、处理、传输、回放,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损伤,比如硬件的本底噪声、ADC过程的量化噪声、放大器的谐波失真,以及本文所讲的时基抖动等等。
物理世界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作为听众(是的,混音/母带师本身也是一类特殊的听众),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主要矛盾,而不是细枝末节。我们可以了解音频系统的每个环节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但不代表我们真的要去“解决”这么多复杂的问题。
如果一个音频系统对声音的损伤达到1%,而人耳只能听到80%,那么这样的一个对声音保护了99%的系统,就是一个对人类而言完美的系统。
我对产品很感兴趣,请尽快联系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商家吗?
我想详细了解购买流程!
购买该产品享受八折优惠,还能得到技术支持?
我想购买请电话联系我!
购买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产品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加微信:254969084带你进群学习!百家号免费发布
发布
电话
微博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