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电脑音频  行情快递  厂商曝光音频正文

高品质SACD唱片是如何制作的——专访太平洋影音负责人赵毅敏

发布时间:06-23 编辑:新音响New Audiophile

2024年6月15日,太平洋影音有限公司旗下的唱片品牌“太平洋古典”隆重上线。这一品牌的诞生,旨在积极推动中国音乐作品、中外音乐家和演出团体在中国发展,助力中国音乐和音乐家走向世界,标志着太平洋影音将在古典音乐和中国音乐这个高雅艺术领域努力深耕,不仅展示了太平洋影音对提升高雅音乐文化影响力的决心,也彰显了对于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积极态度。

高品质SACD唱片是如何制作的——专访太平洋影音负责人赵毅敏

 



首批以“太平洋古典”  品牌上市的唱片就有一张令人非常意外也非常惊喜的SACD《载誉归来——金力小提琴独奏》,这张专辑除了1985年出版过磁带之外,这次的SACD是首次数字化再版,同期也出版黑胶。太平洋影音负责人赵毅敏先生说,当时找出这个录音的开盘带已经乱如麻绳,他和录音师用了三天时间才把这盘母带重新盘回去。1985年是小提琴神童金力处于人生的高光阶段,一月被瑞士的经纪公司签约、七月回国录制这张个人的第一张独奏专辑、十月在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和恩师耶胡迪·梅纽因一起演出,并得到日本时任首相的接见。这张录制于太平洋影音公司录音棚的作品非常真挚感人、流畅自如的演奏,如心连心般感性动情,这种演奏不但属于老一辈浪漫主义演奏大师身上常见的气质,而且在当今的社会中也近乎绝迹,更为重要的是,为何SACD声音那么好?除了个别片段因为掉粉衔接上有点小问题外,整张专辑听起来就像在顶级录音棚最新的模拟录音,音色浓郁、自然、流畅,有油润感,还有一些数码录音所不具备的模拟磁带底噪特有“沙沙空间感”, 保留了开盘带特有的音质和那种演奏家的感染力,是近期难得一见的出版佳作。去年笔者在听过这张专辑之后陷入沉思,到底太平洋影音是怎么制作SACD的,能使四十年前的模拟录音焕发新生命。


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 (6).webp.png



赵毅敏堆满唱片的办公室还配备了音响系统




对于高品质SACD唱片是怎么制作的这个问题,笔者实际上也不止一年时间的疑惑了,早在“太平洋古典” 厂牌上线的之前几年,太平洋影音就在赵毅敏先生的主持或亲力亲为的用心制作下,推出了一批高品质SACD,有新录音,也有数十年前的模拟录音,在最终制作成DSD格式用SACD出版。笔者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接触过SACD,当年最早出的一批SACD都是单层。二十多年间买过不少国际大公司再版的流行音乐以及古典厂牌再版的SACD,但质量参差不齐,发烧友们的反映也是绝大部分不如首版CD。其他公司二十多年前的“疑难杂症”当然不需要去纠结,只需要知道太平洋影音是如何制作SACD母带的,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去做即可。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太平洋影音负责人赵毅敏先生,关于早期模拟录音与以前的PCM录音如何转录成DSD文件制作成SACD进行探秘。







笔者几年前在一个专业录音群听一个录音师说,从 PCM 可以直接软件上转成DSD ,但这个问题数年前笔者已经请教过雨果唱片易有伍老师,这次再采访赵毅敏先生,主要是验证PCM 可以直接软件上转成DSD可不行。赵毅敏先生的说法与易有伍老师是一样的,不是不能做,而是损失太大,因为PCM 与DSD是两种不同的编码形式,采样频率也不是成倍率的,直接用软件转换得插值处理,插值之后听得到音质就是声音发硬或者声音变扁,没有立体感。严格来说,要使用开盘带重新过带再用开盘带的声音内录进Pyramix专业音频工作站以DSD格式录制,就不存在插值的问题,但前端播放系统素质一定要好,并且模拟录音对线材非常敏感,一定要经过一个重播或者是模拟是过程。比如说像以前的数码录音即使是母带也做不到24Bit/96KHz,早期的数码录音并非发烧友想象的那样三十年前就具备24Bit/96KHz规格的,数字母带早期甚至绝大多数都只有16Bit/48KHz,甚至八九十年代还只有14Bit。至于是哪些唱片录音使用低比特低采样率录音,不在本次谈论范围,查一查八九十年代各大录音棚使用的录音设备就知道了,加上当年各大录音棚的录音器材并非像家用器材那样随着“高规格”的出现马上更换新的器材,那时候录音棚的专业录音器材的迭代实际上很慢。
















赵毅敏进一步解释,30年前许多数字录音母带采用DAT存储,如今这些存储介质大多已无法正常使用,因为数字母带出现掉码现象后,整个文件都将丢失,修复难度远超模拟开盘带,最严重的就是文件完全丢失无法修复。因此,早期首版CD如果原始母带就是低规格录音,音质未必优于再版。部分唱片公司宣称找到原始数字母带,但考虑到当年的录音规格以及存储问题,其可信度存疑。对于旧的数字录音,若想提升音质和动态效果,可通过优质器材重播原始数字母带(前提是没有掉码)的录音,再用DSD 256格式录制。不过,最终音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DAC(数模转换器)的品质,这也是高品质DAC价格高昂的原因之一。此外,大唱片公司常用的升频处理方法,需要顶级解码器与时钟系统的支持。以日本Esoteric公司为例,其购买版权制作的SACD,便是通过顶级解码器和统一时钟系统管理锁定整套系统,重播唱片公司提供的录音并将音频传输至专业音频工作站,录制升频后的声音,格式可为1比特的DSD64、DSD128、DSD256,或后期可编辑的32Bit/384kHz DXD格式,这些录制后的音频可用于制作不同规格的唱片或数字文件,这便是SACD母带制作的核心流程,也是太平洋影音近年来SACD母带制作所采用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录制并非使用麦克风,而是通过内录方式完成,且必须配备两台机器或两套系统协同工作,所用线材也是非常重要的。






















谈及高规格音乐格式的优势,赵毅敏先生表示,DSD或制作精良的SACD,声音更加顺滑自然,音色趋近模拟音频,音符间的衔接流畅,相比常见的16Bit/44.1kHz录音,大大减少了毛刺感。然而,由于大众已习惯了CD的16Bit/44.1kHz音质,初次聆听高品质SACD时,反而会觉得声音经过“打磨”,顿挫感减弱。实际上,CD中的所谓“顿挫感”,本质是毛刺造成的听觉不平顺,而SACD则提供了更平滑、顺畅的声音体验。至于哪种声音更悦耳,因人而异,但从录音素质来看,制作严谨的SACD无疑更胜一筹。

















部分以原始母带重录成DSD格式再专制的黑胶唱片




太平洋影音的录音制作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旧录音的数字化的重新保存,基本不采用PCM格式,因为其音质与模拟母带存在差距,难以完美还原原始声音。相比之下,DXD 384.2或DSD256格式能完整保留录音信息。若要将原始开盘带转成DSD格式,则需谨慎对待。即便开盘带状态尚可,开盘机的状态也至关重要,转速、偏磁等参数必须精准调试。目前,太平洋影音仍拥有多台开盘机,在办公楼层的临时母带后期制作室中,两台状态极佳的STUDER A80开盘机格外引人注目。为确保设备性能,太平洋影音会使用测试带对这些开盘机进行全面检测,调试声道平衡等参数,转速等,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在播放修复后的磁带时,也有诸多讲究。长期封存未使用的开盘带,需先以慢速播放展开,再重新卷回,速度越慢越好,之后方可进行播放监听。由于老磁带容易掉粉,每播放一段就需清洁磁头和压带杆。此外,原始录音磁带的规格、所用磁头类型(如平头或蝴蝶头)等信息都需详细记录,重播时必须使用相同类型的磁头,才能最大程度还原原始声音。得益于对早期模拟录音设备信息的完整留存,太平洋影音能够将自家的老录音“原汁原味”地重制成SACD母带。当然,像《红线女》专辑等老录音模拟带的修复过程更为复杂,其中倾注了团队大量的心血与专业技术。











两台状态极佳的STUDER A80开盘机格外引人注目




太平洋使用DSD或者DXD内置收音,使用的就是 Pyramix工作站。作为最受尊敬的数字音频工作站(DAW)之一,已在行业中屹立近30年,它仍然是许多高质量音频制作的首选,尤其是在录制和混音复杂的现场表演制作方面。Pyramix也几乎成为古典音乐录制的标准,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音频保真度,轨道数和I/O功能高达384kHz下的低延迟I/O,以及DSD/DXD格式的64个输入和输出。那么在Pyramix工作站上是选择录成 DSD 还是录成 DXD,有很大的操作空间,DSD 是不能剪辑的,比如说每首歌曲前面几秒钟的空白想剪掉DSD是没法剪辑的,这时候使用DXD录制。DXD本质上是高采样频率高比特PCM,录制前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规划。还有一点就是音频接口,录音的质量与个产品的那个质量,比如说 Pyramix的音频接口也有很多,最佳的音频接口也是保证DSD 质量的关键地方。











母带处理工作室部分监听器材




看到桌面上有一台瑞士Merging的MERGING+ANUBIS紧凑型桌面网络音频接口,别看它小又便宜,它的音频处理能力强,有2通道超高品质话放输入和2通道超高品质线路输入,动态范围分别达137dB和139dB(A计权)。支持AES67、ST2110、RAVENNA等协议,可与多种网络音频设备连接。具备5个Preset位置,可存储、调用或删除用户设置。支持PCM速率达384kHz,以及DXD(352.8kHz)和所有DSD格式,最高到DSD256。











瑞士Merging公司的MERGING+ANUBIS紧凑型桌面网络音频接口,别看它小又便宜,它的音频处理能力强








太平洋影音的音频工作站使用的是苹果笔记本重装成win系统的,并且只装了音频工作站其他功能一概不用,在DSD音频文件录制的时候保存在笔记本中的固态硬盘中




太平洋影音现在做高规格音乐的时候,如果是录开盘带且不需要后期编辑的时候,Pyramix工作站是开最高的 DSD256规格录制,Pyramix工作站DSD 录音里面最高规格的就是DSD256了。用到最高规格的好处就在于,到时候要做更低规格的音乐可以把它降下来,那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说从 DSD 256转到 DSD 64它的损耗不高。而且做成一个DSD256 的数字文件之后,想要做成16Bit/44.1kHz 或者24 Bit /96 kHz文件,都可以把这个无论从模拟开盘带转录的还是从老的低规格数码母带转录的DSD256文件拿出来重新录制成,就是用DSD256文件播放再用Pyramix工作站根据需要制作的唱片格式再录一遍,这实际上还是一个模拟播放的过程。甚至太平洋影音目前做的MQA-CD或者MQA文件都是直接用 DSD 256规格交由英国MQA公司进行MQA编码,所以太平洋影音公司再版的MQA有办法做到352.8 kHz,而不是将低格式的CD拷贝文件直接交给国MQA公司编码,所以太平洋现在很多的重新使用DSD制作的这些录音效果是比头版是要好的。



 

首次数字化再版的SACD




无论是从数字录音转DSD或者从模拟录音转DSD,它都有重新播放得一个模拟过程,太平洋现在的唱片有很多出版形式,最简单的就是CD, 比如提供给一些流媒体音乐平台不可能超过16Bit/44.1kHz规格,至于每个平台能衍生出什么更高格式音乐,这是他们的事了。当然,也有付费下载的一些流媒体平台,比如索尼精选平台的,太平洋影音是直接提供DSD文件的。











三年前使用原始开盘带重制的费翔SACD专辑




当然,太平洋影音的音频工作站使用的是苹果笔记本重装成win系统的,并且只装了音频工作站其他功能一概不用,在DSD音频文件录制的时候保存在笔记本中的固态硬盘中。之所以使用苹果笔记本是苹果的固态硬盘级别很高,苹果硬盘的存储颗粒是最高等级,难怪有人说它像金子那么贵。市面上的固态硬盘价格都差很多,这本身就有等级的差别,固态硬盘读是没问题的,最麻烦的是反复的读写最影响它的寿命,所以,录音过程固态硬盘一定要用最好,这也是他们选择苹果笔记本的原因。





新出版的原创流行音乐SACD




至于做完录音的备份用什么硬盘备份?都使用最高等级的固态硬盘那是不可能的。赵毅敏先生说,备份最好是低速机械硬盘呢,不要用高转速低转速的,低转速要5400转的,而要用很低 k h的那种。至于固态硬盘,适合做临时的保存而不适合做长期的保持,有时候根本不知道哪一个半导体颗粒坏了,就像我们现在用电脑大概一两年之后,会慢慢的卡,就是因为通电放电的过程读写的过程造成某一些半导体颗粒坏了。因此,任何硬盘都不是最保险的,最好多备份。 


技术交流群:①群 50691091 ②群 628548312

立即咨询低价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我对产品很感兴趣,请尽快联系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商家吗?

我想详细了解购买流程!

购买该产品享受八折优惠,还能得到技术支持?

我想购买请电话联系我!

购买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产品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email:
*电话:
留言:
*验证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加微信:254969084带你进群学习!百家号免费发布

最新音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