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04-03
编辑:AntelopeAudio
独家专访 Cristi Cons:古典根基与电子创新的融合之道,以及他的 Antelope设备揭秘
我们从头聊起吧。你出生在音乐世家,是什么契机让你从古典大提琴转向电子音乐的呢?
Cristi:我从小在古典音乐的环境里长大,到了青少年时期,自然就想去探索点别的音乐类型。接触了摇滚、嘻哈之后,最终还是迷上了电子乐。电子乐给我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而且它那种看似重复的节奏里其实藏着很多细微的变化,这一点从一开始就特别吸引我。可能潜意识里,它跟古典乐或爵士乐一样,基本没什么歌词,音乐本身就是全部信息,这也很吸引我。
除了个人作品,你和音乐人 Vlad Caia 合作的 SIT、Amorf 项目,还有你自己的厂牌 Amphia,都让你名声大噪,也带你去了世界各地。这些经历对你作为艺术家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和别人一起创作跟自己单干有什么不一样?
Ctisti:我一直觉得,不管哪种艺术,都来源于我们人类共通的某种集体意识。大家共享的灵感会把我们引向相似的想法和概念,所以,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碰撞这些想法,我觉得是很自然的事。合作最妙的地方可能就是,当两个人或更多人一起做音乐时,那种不用说话就能懂对方的默契。我和 Vlad 的合作经历对我改变最大,它教会了我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多重要。有时候我们一起做东西,可能对最终效果的想法完全不同,但正是通过不断尝试新点子来找到那个共同点,我们往往能做出最好的东西。
过去这十年,你的音乐一直在变,但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你的灵感一般从哪儿来?制作和混音的时候,你会听一些参考曲目吗?还是更倾向于跟着感觉走,让创造力自由发挥?
Ctisti:这话可能有点老套,但灵感真的无处不在。又回到那个集体意识的概念,有时候灵感说来就来,有时候需要花点时间去捕捉,但无论如何,一旦抓住了,就希望能让它持续得越久越好。我们现在说的参考曲目,可能别人会叫它“影响来源”吧,所以我想我时不时还是会参考一下的。创作过程其实挺抽象的,最初的那个“火花”可能来自潜意识里的某个想法,它可能是完全原创的,也可能源自你以前听过的某些东西,你的大脑用自己的方式吸收、处理了它,但最终出来的东西会带有你自己的“独特印记”。
你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硬件,从模块化合成器到鼓机等等。是什么让你对这类实体设备情有独钟?相比完全在电脑里制作(ITB),你这种方式对你的声音塑造有什么不同?
Ctisti:因为我有古典音乐背景,习惯了演奏乐器(比如我的大提琴),所以可能养成了这种需要动手去“触摸”的创作习惯。而且我觉得,每一台鼓机、合成器都有它自己的“脾气”,能给音乐带来我们都想要的那种独特的个性。不过话说回来,我也喜欢能随时随地,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玩点即兴或者做混音,这种自由就是用电脑(ITB)工作带来的。我刚开始做音乐那会儿,插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强大,所以这么多年下来,我慢慢开始享受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探索它们各自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你用 Antelope 的 Orion 音频接口作为音频系统的核心。它对你的工作流程来说有多重要?无论是在工作室还是舞台上,它是怎么帮助你实现创作想法的?
Ctisti:随着工作室规模越来越大,我需要一个有足够多输入接口的声卡,这样我和 Vlad、Mischa 就能同时处理 SIT 或 Amorf 项目的多轨录音了。在我朋友 Cezar 的工作室听过 Orion 的音质后,我就决定入手了,从那以后它就一直待在我的工作室里。我特别喜欢它的灵活性,它既能提供非常干净、通透的声音转换,也能通过它自带的 AFX 插件给声音“加点料”,而且还不会给电脑增加额外的负担(这一点在我刚买的时候尤其看重)。每个音轨或者即兴 Jam Session 都可以挂上自己专属的效果链,随时可以调用,所以它对我的工作流程和最终出品的声音影响真的很大。
在像 Sunwaves、Circoloco、Caprices 和 Fabric 这样的大型音乐节上表演,肯定是你职业生涯里很重要的一部分。面对这么多不同的观众和场地,你是怎么准备 DJ Set 的?如何确保表演既有活力又能契合现场氛围?
Cristi:有机会在这些大场面演出,经验告诉我:要做好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但同时也别预设“任何结果”,因为每一场演出和环境都可能完全不一样。这既需要提前准备,也需要临场应变。比如,我记得有一次在纽约,当时我和 Vlad 原计划在 Output(布鲁克林一个很有名的场地)的露台上参加 Resolute 派对。那天是露台季的开幕,我们都特别兴奋。我准备了一套比较感性、氛围化的 House Set,想象着在曼哈顿天际线下伴着完美的日落演出。结果那天偏偏下雨了,活动只能挪到室内俱乐部,里面几乎一片漆黑,舞池周围只有几盏红灯。所以,你越能随机应变,打破自己预设的条条框框,效果往往就越好。
你创办的厂牌 Amphia 是你事业的一块重要基石,展示了很多元的电子音乐。同时,你的合作项目 SIT 和 Amorf 对你的音乐道路也至关重要。当初创办 Amphia 的愿景是什么?这些年它是如何发展的?另外,你觉得 SIT 和 Amorf 的合作为什么能这么成功?在这些合作里,你是怎么平衡个人想法和团队创造力的?
Cristi:Amphia 一开始是想给我和 Vlad 提供一个平台,跟别人分享我们喜欢的音乐,后来慢慢变成了一个由朋友和艺术家组成的社群,我们希望厂牌发行的作品能反映出我们这些年音乐口味的变化和成长。至于 SIT 和 Amorf,它们的核心就在于不同想法、个性和创作视角之间的那种化学反应,我相信这也是吸引大家的地方。在团队里处理不同个性,说到底就是要放下‘小我’,为了最终的作品做出最合适的创作决定。
你的职业生涯已经这么丰富了,接下来有什么新计划吗?比如 2025 年或者更往后,会尝试一些新的项目或方向吗?
Cristi:我感觉自己其实才刚上路呢,脑子里有无数的想法想等着去实现。如果非要说几个近期的重点,那就是探索不同的音乐风格(很快会有更多消息!),为未来的项目搭建一套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系统,并且持续优化我的工作流程。
我对产品很感兴趣,请尽快联系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商家吗?
我想详细了解购买流程!
购买该产品享受八折优惠,还能得到技术支持?
我想购买请电话联系我!
购买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产品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加微信:254969084带你进群学习!百家号免费发布
发布
电话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