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音频新闻  新闻资讯  音频技术音频正文

人声后期降噪技巧

发布时间:12-20 编辑:音频应用

关于降噪,多多少少对音质会有一些损失

1. 绝对不要喷麦克风

如果你用的是烂麦克风,读到爆破音的时候难免爆麦,没有听众喜欢听你爆麦。爆麦会在声音波形里造成瞬间飙高,一旦爆麦没有软件可以救得了,不过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通过人为的技巧避免。我采用的方法是,把麦克风放在侧边来录,避免直接把气流吐上去,并且在读爆破音时会特别注意控制音量。


 

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4).png



2


2. 不要把呼气、哈气的声音录进去


呼吸的声音跟爆麦一样会令观众反感,所以也要竭力避免。但是,人总是要呼吸的啊,尤其像我念口白念得这么快,难道完全没换气?

我当然有换气,而且换气的声音其实被录下来了,可是在混音前,我会一秒钟、一秒钟的认真检查,把自己的呼吸声删掉。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8).jpg


如上图所示,我把口白过程中所有细微的换气声音都直接删除,所以观众听到我念口白就像是完全不换气。




3


3. 手动降噪


大多数音频加工软件都会提供降噪滤镜,我是主张这功能要小心点用,不然声音会变得很不自然。通常,宁可使用两次的轻微降噪,也不要使用一次的过度降噪,据我自己的实验是前者的效果比较好


另外如果你用的是 3000 元以上價位的單一指向性麥克風,則基本不需要用到降噪。





4


4. EQ 调节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9).jpg


EQ 调节有很多妙用,可以过滤掉高频或低频的环境噪音,调得好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变人声的音质。


这边有一篇关于乐器调整 EQ 不同频段的说明我也不知道精确度多少不过勉强参考啦:



50hz,这是我们常用的最低频段,这个频段就是你在的厅外听到的强劲的地鼓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提升,你将得到令人振奋的地鼓声音。但是,一定要将人声里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声音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100hz,这是我们获得浑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频点,同时,也是需要将人声切除的频点。记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频点,否则地鼓会被掩没掉的。



200~400hz,这个频段有如下几个主要用途,首先是军鼓的木质感声音频段;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段将会使声音变的温暖;第四、对于察和PERCUSSION,衰减这个频段可以增加他们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这个频点,对地鼓作适当的增益,可以使地鼓听起来不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00~800hz,调整这个频段,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变得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调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1khz,这个频段可以用来调整人声的「结实」程度,或者用于增强地鼓的敲击感,比较适用与舞曲的地鼓。



1k~3khz,这个频段是一个「坚硬」的频段。其中,1.5k~2.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锋利」的感觉;在2~3k略作衰减,将会使人声变得更加平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处理来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增加人声或者钢琴的锋利程度。呵呵。总的来说,这个频段通常被成为噪声频段,太多的话,会使整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种乐器脱颖而出。



3k~6khz,声音在3k的时候,还是坚硬的,那么,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作什么了吧。至于6k,提升这个频点可以提升人声的清晰度,或者让吉它的声音更华丽。



6k~10khz,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甜美」感觉。并且增加声音的空气感,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声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过量使用)。PERCUSSION、军鼓和大察都可以在这个频段里得到声音的美化。并且,弦乐和某些的合成器综合音色,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声音的「刀刃」的感觉(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声音)。3


10k~16khz,提升这个频段会使人声更加华丽,并且能够提升大察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个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信息发布平台,官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音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