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电脑音频  音频网  产品推广音频正文

莫滕·林德伯格访谈:DPA 话筒沉浸式录音的关键要素

发布时间:11-18 编辑:DMT

录音师兼音乐制作人莫滕·林德伯格(Morten Lindberg)热衷于捕捉沉浸式音频,为听众打造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在本文中,他回答了关于基于声道与基于对象的录音方式、个人工作流程、录音理念等问题,还探讨了录音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 场地选择、前期准备以及话筒选型。

莫滕·林德伯格访谈:DPA 话筒沉浸式录音的关键要素


 


第三集,深入了解沉浸式体验的创作秘诀。


 

你如何看待基于声道与基于对象的沉浸式录音?

目前,沉浸式音频领域存在诸多讨论,核心焦点是采用 “基础声道+声音对象” 的基于声道模式,还是纯基于对象模式。若目标受众是消费市场的家庭娱乐用户,那么基础声道与声音对象两种模式最终呈现的听觉体验并无差异。但在影院环境中重放时,由于影院的校准方式和音频处理逻辑不同,声音对象与基础声道的表现会大相径庭。


无论是采用声音对象、基础声道,还是两者结合的方式,本质上都是工作流程的选择,更体现在录音前的思路差异:是捕捉音乐发生的完整三维空间,还是在录音室中进行分层录制 —— 将所有声源视为点声源,再通过声像平移构建聆听空间。


3653_1763116425_thumb.png


这就是沉浸式音频的核心。

我设计了一款三维话筒阵列 —— 2L 立方体(2L-cube),专为基于声道的重放环境打造。它是一个 7.1.4 声道的话筒阵列,配置与重放系统完全一致,仅尺寸按比例缩小。该阵列代表了录音时的听众位置,所有话筒均为全向话筒。房间内发生的一切声音都会被每个话筒捕捉到,同时通过各个轴线传递时间、声压和频谱变化的线索。




环绕感的营造,源于通过话筒在阵列中的布局所呈现的相关声音变化。这也使得重放环境的 “最佳听音区” 范围大幅扩大。虽然仍存在一个听音效果最为理想的 “最佳听音点” ,但在扬声器布局范围内,听众可自由移动的区域非常广阔。




录音场地的重要性如何?

场地至关重要。对我的录音工作而言,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单一场地。我会根据音乐类型,从多种不同声学特性的场地中进行选择。当然,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偏爱尼达罗斯大教堂(Nidaros Cathedral)这类宏大空间——这座古老的中世纪教堂全长 110 米,天花板高度达 40 米。


令人意外的是,这里能录制出极具亲密感的作品。因为声源到近距离反射面的距离足够远,我可以在这类场地中营造出一个质感丰富的亲密声区,而这个声区之外则是开阔宏大的空间。




在这类环境中捕捉声音,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环境本就十分安静,我们习惯了低背景噪音的环境。我会在录音中尽力保持这种纯净,因此会寻找寂静的场地。但许多古老教堂都配备了现代设备,比如:照明系统、中央处理器、电脑等。所以,我进入这类场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断路器切断所有电源,之后只接通录音设备所需的电力。我甚至会自带完全无噪音的照明系统。




使用全向话筒录音能带来什么优势?

在话筒选择上,我几乎只使用纯全向话筒。它们有着独特的音质特点,我认为这与其超低频段的线性响应密切相关。


全向话筒能够捕捉到声音的完整质感,就像你站在乐器正前方——不仅能听到乐器在空间中的声音,还能切实 “感受” 到乐器本身。这种声音中的 “体感” 维度,全向话筒能够精准捕捉,而心形指向话筒很难实现这一点。


但我仍希望我的话筒工具库中具备一定指向性的选择。 




我会使用振膜稍大的话筒。4041 系列话筒的轴向存在感较强,这让我能够利用其指向性来调整声音的音色。比如,若想获取弦乐器极具质感的直达声,我会将 4041 话筒直接对准琴弦;若想得到更柔和丰满的弦乐音色,我会抬高 4041 话筒并略微向外倾斜,让声音更温润。在很多情况下,轴向指向性就像是我录音时的均衡器(EQ),帮我塑造理想音色。




为何低失真对你的设备设置至关重要?

在我这类录音工作中,需要精准捕捉现场的真实声音。我可能会通过调整话筒位置、优化轴向响应来突出某些声音特质 —— 比如:我听到的某个优点,或是避开某些不理想的部分。但本质上,我希望录音尽可能纯净无失真,因为在这种场景下,失真本身会干扰听众对原声乐器的听觉体验。




你为何坚持使用同一种类型的话筒,而不尝试更多种类? 



多年来,一直有人问我:“你会试试这些话筒吗?为什么不尝试铝带话筒?” 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一开始,我拒绝尝试时会觉得自己不够有冒险精神。但我始终坚信,深入了解并熟悉自己选择的话筒更为重要。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比如,当我听到某个声音想要稍作调整时,我知道只需将话筒倾斜五度,就能得到想要的效果。与这些作为我核心工具的话筒建立这种 “默契” ,对我来说比拥有庞大的话筒库更有价值。




针对其他格式的下混处理,你使用什么工具?

当需要交付立体声等其它格式时,核心就是左右声道信号。我可能会添加少量左右环绕声道的信号 —— 并开启高通滤波器,以获取后方声道的部分质感。




对于即将踏入行业、开启第一份工作的年轻音响工程师,你有什么建议?

先研读行业准则,熟练掌握后再打破常规。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耳朵。


技术交流群:①群 50691091 ②群 628548312

立即咨询低价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我对产品很感兴趣,请尽快联系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商家吗?

我想详细了解购买流程!

购买该产品享受八折优惠,还能得到技术支持?

我想购买请电话联系我!

购买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产品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email:
*电话:
留言:
*验证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加微信:254969084带你进群学习!百家号免费发布

最新音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