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音频新闻  音响技术  动态产品音频正文

美国BAT全平衡设计:VK-33SE/VK-56SE前后级

发布时间:12-30 编辑:小毛

最早知道BAT(Balanced Audio Technology)这个品牌是在台湾《音响论坛》的在线杂志上。印象中这是个低调的高端品牌,因为设计师是美籍俄裔,所以每次都把BAT和Lamm联系在一起。直到几年前,在朋友家中听到了BAT VK-D5胆CD,这才算是第一次与该品牌邂逅。这台《发烧天书》A级榜CD机让我领略了BAT的魅力。整机使用了6支6922真空

美国BAT全平衡设计:VK-33SE/VK-56SE前后级 


本文作者:小毛


注解:BAT全名:Balanced Audio Technology




4272eb4f6b1045d887edbb407c1414e6.jpg




此次试听的是BAT畅销型号VK33SE/VK56SE真空管前后级。因为是在家试听,所以有了较宽裕的时间去了解器材脾性。首先我要说,BAT的做工不错,铝合金拉丝面板质感很精细。一套前后级放在器材架上低调而内敛,看着点亮后的6C33C-B,心中暖意融融。不过,要提醒的是,后级工作时温度颇高,请务必放在器材架上层以提供良好的散热空间。




前级VK33SE开机后,Standby指示灯和显示屏依次闪烁,整机进入开机50秒预热程序,在此期间无法播放音乐。关机时,按一下Standby键,机器进入待机模式,真空管处于预热状态。如需彻底关闭前级,需要长按Standby按钮。面板设有实用的Phase键,该功能可以在聆听反相位录音时使用。当阁下在聆听早期单声道唱片时,亦可按下面板的Mono键。显示屏字体亮度可调节或关闭,并且可以自由编辑每组输入的名称。音量被细分成140级,每级为0.5dB。音量旋钮质感极佳,从00处开音量时会听到机内有继电器吸合的声音。音量控制部分采用了顶级的Vishay 金属箔电阻以确保声音品质。机箱内左右两侧各有一只环形变压器,靠前面板处有四颗BAT独门暗器--油浸电容,下面还藏有庞大的电容组。光这些电源储备就足够做一台100w的合并机。不仅如此,机内还使用了昂贵的输出变压器,采用通讯雷达和精密仪器上使用的高导磁材料Mu-metal对变压器进行防磁屏蔽,从而提供超高的信号纯净度和噪音隔离效果。






作为第四代VK-3X系列的胆前级,VK33SE使用了BAT率先导入音响领域的超级管6H30(4支),该管能实现高电流和低阻抗的增益级。BAT官方做了个鲜明的比喻,如果6H30是F1赛车,那么普通的6922就是家用房车,可见6H30的性能之优异。机箱最中央的信号增益级线路使用了两颗俄制的6C19真空管,这是标配型号。可以直接用5881真空管替换。客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听音习惯和系统需求选配6H30版本(此版本需购买X—PAK组件)




机背有5组输入,输入1和输入2被优先设定为平衡接口,输入3-5为RCA接口。输出为平衡和RCA接口各一组,还有一组Tape out。




VK56SE是一台大电流全三极管设计的立体声后级,输出功率为立体声55w,单声道版本为110w。该后级共使用了10支真空管,4支6C33C-B构成了这台后级的中坚力量。原本被用在米格25截击机上的军用管居然能装在民用后级上,真是发烧友的一大幸事。这支管子的功率比传统6550大很多,且能对低阻抗的喇叭轻易驱动。2支6H30超级管和2支6SN7交叉布置在功率管前方。这里要提一个小插曲,当天代理还带了2支天梭的6SN7给我试听。当换回原配管后,我发现声音不太自然,于是让代理将2支管子的管位互换一下,声音才恢复正常。所以,请用家在换之前要标注好管位。实际听下来跟机管声音已经非常棒了,当然换管也是玩胆机的乐趣之一。最后还有2支6922以横卧的方式安装在线路板之下。




这台后级采用旗舰后级RexII的智能自动偏压电路。开机后,会看到对应4支功率管的线路板上会有4颗LED灯陆续点亮,表明功率管偏压检测正常。这个电路可以持续补偿真空管之间的差异,让后级随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相比其他真空管后级的调偏压方式显得更科学实用。为了得到更自然的音质和声音连贯性,VK56SE还用上了旗舰型号中所使用的特制油浸电容。背面阻抗选择有3档,分别是3-4欧姆、 4-6欧姆、 6-8欧姆。输入只有一组平衡接口,誓将平衡进行到底。VK56SE作为VK55SE的升级版本,得益于使用了上级机种的技术,从而减少了保险丝的使用量。实际试听下来,在瞬态和中高频细节以及结像方面确实更胜一筹。原先在VK55SE上使用的超级管6H30(电流大,屏阻低)依然沿用,BAT招牌式的透明度依旧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试听搭配的是Ayre CX-7emp和Pioneer S-LH5音箱。由于试听时间宽裕,所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摆位调整。经过两天接触,把音箱从原来的位置足足往前拉了一个箱位的距离才算满意。每次热机30分钟后才进入正式试听环节。究竟这套总计用了16根真空管的前后级会带给大家怎样的感受呢?请跟我一起穿上BAT西装,步入音乐殿堂。




优异的空间感和像真度


在此,我要向大家推荐刘汉盛先生在2016年精心制作的《听空间在唱歌》专辑。该专辑收录的都是美国MA唱片公司历年发行的专辑曲目,风格多样,音乐好听。这家公司坚持以两支无指向麦克风录音,不使用限制器、压缩器、混音机,而且大多在非录音室场所录音,所以可以听到各个录音地点不同的空间特性和鲜活逼真的音乐质感。听惯了MA的录音,好多其他唱片就像添加了防腐剂,食之无味。




Track 6《Maqam Hedijaz》是著名古乐团Eduardo Paniagua Group在西班牙中部城市巴利亚多利德市的一座修道院录制的中世纪音乐。曲目开头处“通通”的鼓声从音场深处传来,鼓被敲击后发出的自然残响勾勒出空旷的录音空间,鼓皮Q弹、宽松。随后,阿拉伯曲风的笛声徐徐加入,乐器尾音弥散在空中,让人仿佛置身于沙漠的古堡里。好多音响可以表现出宽松的鼓声或敲击时的瞬态,但BAT表现得既快又宽松,同时还还原出录音现场的声学特性真是技高一筹!




Track 11《La Roca》选自MA公司在阿根廷录制的第二张tango音乐专辑《Sera Una Noche LaSegunda》。该曲中的低音管木质感极佳。大鼓低沉、有劲,每敲一下鼓面都像大口径振膜一般推动空气形成类似低频按摩般的音响效果。大鼓的音效在VK56SE的驱动下,起音快,收尾干净。口琴声通透、醉人,优美的旋律在空中回荡,音乐表现极富张力。


Track 3《In a Sentimental Mood》是一首女声与贝司对话的佳作。贝司擦弦时松香味扑鼻。当贝司手用力拉奏时,琴腔共鸣出的震波能量感很强,并且Q弹性地浮现在眼前,过瘾至极。随后主唱Sheila Jordan慵懒的唱腔如耳语般低声伶唱,人声质感细腻、圆融,有一种其他器材上听不到的流畅感。我猜测应该跟BAT的独门油浸电容有关。




极佳的瞬态和音乐包围感


虽然是硬件的测评,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向各位推荐Kenny Drew Trio爵士三重奏的《Piano Night》现场录音。该专辑在92年5月20日录制于瑞士巴登艺术剧院。Kenny Drew 1928年生于纽约,5岁时开始学习古典钢琴,八岁首次登台演出,21岁发表首张唱片。该三重奏中的贝司手和鼓手都在各自领域拥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很可惜,在录制完这张专辑的第二年,Drew大师在伦敦与世长辞。


试听时选取了Track3《Bluesology》,Kenny Drew在开头处的强力弹奏以及录音师恰到好处的话筒摆位将钢琴形体感展现无遗。琴声晶莹剔透,仿佛三角钢琴就在眼前。这套全胆前后级在鼓手敲击钹时所展现的的瞬态,以及金属质感的逼真音效让人一下子缓不过神来。紧接着是极佳的音场透视感和包围感,此时此刻整个人的听觉中枢如同做了一次“马杀鸡”。全身细胞都在跟着Swing,这绝对是一首提神、排毒的经典之作。


鼓手节奏感和力度把握得炉火纯青,电贝司声快速、干净,富有韧劲,系统将贝司手的Solo还原得惟妙惟肖。此时的BAT像一辆驰骋在高速公路上的跑车,速度、力度、音乐包围感拿捏得出神入化,在临场感方面的表现显得极其老练。


一般晶体机要重播好速度和力度不是难事,但要在兼顾这两项HiFi要素的同时还保有弥散感和针尖般的定位,让听者眼前呈现出现场般的跃动感可不是轻而易举能达到的成就。在这里我不禁要感叹Victor在设计上的天赋。




交响乐画面感优美


乘着这会儿热血沸腾的状态,拿出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的芭蕾名曲《Adam: giselle》。该专辑1961年录制于维也纳Sofiensaal音乐厅,得益于拱形天花板和鞋盒造型的先天声学优势,Decca于50--80年代期间在该厅录制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按下播放键,绵密的弦乐群像一堵音墙筑立在面前,气势如虹的强奏将指挥皇帝的光芒照耀大地。此时此刻,音场宽度和深度让我有种穿越时空隧道去到现场的幻觉。弱奏时弦乐有如流动着的莱茵河,画面感极其优美。倍大提琴Q弹的拨弦声与弦乐遥相呼应,似一叶小舟荡漾湖中,起伏感极佳。我完全忘记了是在做测评,一口气将这张专辑听完。




摄人的阴影感与低频张力


前两天好友Gavin来我这里拿线,因临近年底工作繁忙,他要把白天没完成的工作带回家做。原本只打算听两曲就走人,没想到一坐下硬是听了一个多小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临走前他再三叮嘱我应该把Kenny G《Live》和安赛美的《皇家芭蕾》听感写入测评。这还是第一次给测评文章写Encore,反正也不是给杂志社供稿,没有字数限制,且听我娓娓道来:在下的第一张《Live》唱片是读书时一家音响店老板送的早期盗版片,音质还不错。后来自己淘到了头版,随后,我又买了该专辑的DVD作为收藏。去年上海音展看到有展商播放LP版《Live》, 经过这次测评我应该也会收一张,一探黑胶版本的魅力。


这套BAT搬回家之初的声音并没有达到截稿时那种化境。所以头一个礼拜我都在调整摆位。但凡有摆位经历的朋友都知道摆位是枯燥和痛苦的,你需要不断地用各种类型的音乐以中大音量聆听调整。听累了只能播一些轻松的曲目来调剂。当天我觉得摆位基本大功告成时播放了《Live》,整张专辑都很入耳,所以不知不觉就听到第十首《Songbird》。悠扬的Sax美音在眼前浮现,现场人群的欢呼声有如人浪般起伏,形成了极佳的阴影感和既视感。随后的手鼓敲击声弹性十足又不乏力度。键盘手奏出的音符犹如寂静夜空中闪烁的霓虹,每一颗都像水晶一般呈现在空间。怎么可以这么好听?每个音符都极具表现力,摄人心魄却不具攻击性。此时此刻,真空管功放的魔力仿佛是从阿拉丁神灯中迸发出的精灵。




《皇家芭蕾》中的Track 10《Coppelia》是Gavin在我刚拿到这套BAT前后级之后,头一次来玩时钦点的曲目。当时还原得并不理想,但该曲目在录音上的先天优势已初露端倪。当我摆位完成后,特地重播了这首曲子。一开声就呈现出穿墙而过的音场,大提琴擦弦时的肌理感和弓在弦上游走时的3D音像让人为之一振。鼓声速度感一流,铜管嘹亮而富有光泽。乐团齐奏时的低频张力和下潜表现得酣畅淋漓。整首曲子在BAT西装的加持下,还原出庞大的动态,声音流畅开扬。不必怀疑,BAT有能力让阁下在家中就享受到音乐厅般的氛围。这首曲子将以上所有描述的特质都综合呈现在耳边。


BAT不是传统胆机之声,Victor把胆机的强项——空间感营造和晶体机的控制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套前后级拥有中性的声底,同时具有太极般行云流水的流畅度和柔中带刚的爆发力。其透明度和解析力有如无影灯下看东西,清晰但不刺眼。与众不同的宽松听感也是其一大特色,在这里宽是指的频宽,松是指的松融。在近3周的评测期间,我更倾向于播放现场录音,这一点跟BAT的特质密不可分。或许有人天生就排斥真空管后级,但这并不妨碍各位带上自己喜爱的唱片去亲身感受一下那份灵动真实之美!


测评所用唱片


1、听空间在唱歌 片号Audio Art 2016 CD1/CD2


2、PIANO NIGHT 片号MECJ-30018


3、ADAM: GISELLE-----WIENERPHILHARMONIKER/KARAJAN 片号LONDON 417 738-2


4、LIVE 片号A2CD-8613


5、THE ROYAL BALLET 片号BMCD84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信息发布平台,官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音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