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音频新闻  音响技术  动态产品音频正文

NExT Studios音频设计团队古琴游戏音乐采样纪实

发布时间:12-29 编辑:GameRes游资网

2022年,腾讯游戏开启了“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基于游戏音频设计及算法能力,数字化存储中国珍贵传统器乐的乐音、乐谱。继助力两千年前的战国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在数字时空敲响后,NExT音频设计团队又对距今459年的明代“秋籁”琴进行音色采样,使古琴在数字世界中焕发新生。历时一年多,两个阶段录音,且闻“此琴、此人”古今和鸣,待看掌上非遗致远传承。国风

NExT Studios音频设计团队古琴游戏音乐采样纪实


本文作者为NExT Studios音频设计团队。全篇约1.1万字,阅读时长约30分钟。

b999a9014c086e0605d18fe733162af90bd1cbc8.webp.jpg


古琴,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是一件不局限于传统或标准意义的“乐器”。在儒家思想里,音乐的首要作用不是娱人,而是修身、载道。文人雅士藉此沉淀心境、抒发自我、寄情寓性,将其化身他们个体的外延,蕴含深邃、系统性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语境。自唐朝至今,甚至其形制也未有明显变化。荷兰汉学家高佩罗在他的《琴道》一书中写道:“自古以来,古琴就和那些完全符合古典理想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正因如此,对一件古琴进行数字化采样已经超越了一件“乐器”的概念,变得沉重起来。


从声音设计角度,任何声音引起的联想与触动一定源自于特定的物理诱因与个体听觉经验。这种物理上的声学诱因,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构织才能诱发和建立较为明确且特定的听觉体验。而这正是声音设计师、尤其是游戏声音设计师更为擅长的工作:将声源解构成微小的细节与结构,然后重构甚至新建具有听觉可信度的听觉感受。

恰如《乐记》所言:“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古人其实深知“人、器、声、乐”四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古琴尤然。高佩罗在《琴道》中以西方人的方式总结:“琴乐的基础就是正确地运用各种音色变化,因此中国人费尽心思描述和定义各种触弦法与其产生的结果——音色。”他甚至在书中引用了“琴声十六法”作为论据亦是陈述。香港大学杨元铮教授也在《琴籍义证》绪言中总结:“所谓‘声法’,就是琴乐取声的各种模式及定则。”

由此,异于传统乐器采样重点关注的是“器”,在古琴采样中,人重于器。

采样方案的目标与原则

综上,古琴数字化采样项目的首要任务是厘清古琴的“器”和“乐”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的指法、技法,“声法”的物理声学与演奏之间确切的关系,以及个人风格又究竟如何……诸如此类的根本性问题。与此同时,项目的目标或者原则是什么?这也会直接决定项目流程、交付方式以及最重要的——成本。

在初步厘清所有常用指法、技法等技术评估后,我们的技术性结论是:

就古琴采样而言,目前采样市场上不存在有可借鉴意义的、能够量产的技术方案。

在未能充分理解古琴的“器”和“乐”之前,必须先完成所有可能的技术方案与成本评估。

"三高"原则

经过一系列对古琴的快速学习、以及目前全球商业采样的技术评估后,NExT音频设计团队确定了一个 “三高”原则——高精度、高标准、高还原。

高精度,是相对简单的技术和数据处理量问题,我们的经验比较充分。高标准,与成本息息相关,其中包含最终交付的数据结构,以及可能搭建出的采样使用方式等等,希望可以达到甚至超越目前商业采样的一些上限,并且具有多种应用环境的可能。麻烦在于“高还原”,什么是古琴的“原”?这里的“原”至少包含两层意图:一是能通过采样器软件演奏出听感自然的琴乐特征,这涉及到样本结构和数量;二是采集到的样本自身在音色和音乐性上具备古琴独有的鲜明特征(在第一阶段采样工作完成后,对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详见下文)。

普适性目标

但无论原则如何,还需要有明确的落地目标。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和调研后,我们在初期确定的普适性目标是:

多轨同期录音,多轨混音。

不低于96kHz/24bit的录音与后期处理精度,尽可能192kHz。

样本结构设计和采样水平至少达到当今商业采样技术上限。

尽所有可能捕捉乐器的本色与传统演奏特点,商业适用性作为次要条件甚至忽略。

最终交付数据在优先满足“乐器采样”的同时,亦能满足AR、VR虚拟现实交互所可能的未来需求,且希望能够用于一些音乐技术与学术研究。

在项目过程中建立一套成熟可行、且具有一定普适性的传统乐器录音采样方案,包括且不限于录音棚环境。

显见的,上述落地目标只是一个指导框架,具体行动方案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相当多的疑问。例如,对古琴和琴乐的了解与理解水平,决定了这个“原”是什么、可以在多远处等待我们。

两个阶段录音

当时受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整个采样项目的录音工作分成了两个阶段:

1. 先在音频设计团队所在地上海录一次,以相对略低的成本获得一套足以达到商业化产品质量的、可交付的采样。在此过程中,充分学习古琴的所有细节,评估可操作空间的上限,验证和建立一套有效的古琴采样流程方案。

2. 待疫情好转后,在项目周期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前往北京扩大规模再录一张传世古琴加丝弦的采样。以此作为一个完整的基础案例供交付,且再次验证和完善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大规模、高标准采样流程方案。


* 因古琴采样的复杂性与工作量过于巨大,本文只关注录音过程。

前期计划

我们的工作并非始于话筒,而是大量资料,主要分为三类:

琴籍类:主要涉及琴史、琴家、指法、技法专著等,浩如烟海……

声学类:古琴与民乐器的声学研究报告、论文,且重读《音乐声学》以做对比。

琴文类:主要理解操琴文人的生活和哲学观,结合“老八张”等近代琴家录音资料学习古琴的听觉审美。

拜访式录音

2022年中,我们在上海音乐学院陆笑姿老师协助下,拜访了她家的琴房。此行目标是核对指法、技法清单,且对一张好琴建立初步的听觉体验;同时进行极为简单的采样录音,以验证单音样本有效长度、动态等基本特征。预录所使用的设备包括:

Sound Devices 833录音机,录音质量192kHz/24bit。

Schoeps MK 41 ORTF麦克风头。

Schertler Piezo Contact Mic接触式麦克风一对。


对此次拜访式录音的后期分析,成为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除了单音样本基本物理特征外,还确认了包括近场话筒的制式、距离、角度,和接触式话筒Contact Mic的使用价值,以及目前所有主流的采样软件和方案都无法以MIDI方式演奏出我们能够接受的、古琴特有的走手音特点和谐波运动。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结论,它的确认,直接明确了基本方案的落地。

录音内容计划

最初制定的录音计划涉及37种指法、技法,全弦、全音位,加上音色轮替Round Robin数量至少是2或者3,整体录音需要24至25天(每天8小时,包含必要的间休时间)。这当然是一个无法接受的周期。在与陆笑姿老师多轮细节沟通后,我们把录音内容计划降至5天(每天8小时)。基本方法是:

1. 适用于录音和后期的命名规则。

2. 详细到任何一个单音的录音内容表,表格的生成由Excel系统完成,人工检验。

3. 根据沟通结果与样本时长估算和统计每一种指法、技法需要的录音时长。

4. 以指法、技法为单元,计算它们各自需要的总时长,以此作为录音排期表的基础。

录音内容表的每一行命名,由Excel根据我们的命名规则自动产生,而非手工输入,以最大程度避免错误。录音过程中的注释也可以同期更新进去。


下表是根据具体单音平均时长估算出录音时长后,整体组合排列得到的录音日程表(局部),精确到分钟。


基本录音流程

在评估预录过程,并结合个人录音经验后,我们确定了基本录音流程:

根据录音排期预先创建多个音乐制作软件Pro Tools工程。

录音内容表里的每一个音,在表格确定后,导入Pro Tools工程创建标记点Marker,Marker点间隔根据预录样本最长时间来确定。

录音过程中,录音师和NExT音频设计组只要跟着Pro Tools工程的Marker进行即可,而 Marker点来自内容表,尽可能避免了录音过程中不必要的停顿、错误。


因为有了少量预录样本,虽然质量有限,但作为技术评估与验证是足够的。常年浸淫在游戏开发领域所积累的开发经验,此时发挥了有效作用:利用有限样本和内容计划,可以进行全流程测试,包括数据流程、录音过程、录音后期、直至样本交付。作为一个缺乏任何借鉴参考的项目,每个细节都可能存在完全无法预计的风险,流程演练可以非常有效地把风险化解在进棚前。例如,当时Pro Tools Ultimate版本的Marker点数量最高只能支持到999个,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拆分录音工程,而由于192kHz录音,录音工程在现场关闭和打开可能有点耗时间。因此指法、技法的录音工程分配和录音排期表必须完美契合,尽可能让工程的切换发生在间休时间。后续工作也一次次证明了全流程验证的重要性。

录音内容计划和排期确定的同时,我们也在和著名录音师陆晓幸老师沟通录音系统的配置。根据采样目标、原则以及预录结果分析,我们向陆老师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技术预期。这些预期未能充分验证,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古琴音色表现的熟悉程度远远不足。因此,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完全相信陆老师,他多年的录音经验和对古琴录音的熟悉,为录音方案的最终确认奠定了完整可靠的基础,包括话筒的选择、摆位、话放与运放AD的选择等所有细节。在录音前双方又充分沟通了录音流程,确保在流程上的理解一致。

第一阶段录音

人员配置

录音室工作人员配置如下:

录音师:一位,紧跟 Pro Tools的Marker进行,并及时清理作废素材。

音频设计组员 A:根据录音表跟踪、掌控录音进度,重点关注音乐性,与演奏家沟通。

音频设计组员 B:负责现场记录每一个音的取舍情况,并做详细笔记、标记;同时与录音师确认录音 Marker、时序位置正确。

音频设计组员 C:负责现场每一个音的音色状态等细节,第一时间与组员 A 沟通。

这一配置的安排,第一是确保现场每个人任务分配的单一性,从而保证各个环节的效率。第二是现场多重验证常态化,尽可能避免记录错误、遗漏。第三是单点化沟通,最有效地解决现场众口不一或信息表达混乱的状况。经过第一阶段录音,这一配置被证明是极为有效且可靠的。

话筒摆位及配置


录音话筒相关配置如下:

近场Mic:sE8陆晓幸老师定制版,小振膜,全指向,一对,固定在琴桌上,分别在琴3徽和7徽附近,以充分利用琴桌和琴的震动协作,获得饱满的音色。

中近场Mic:797早期声学测试⻨,小振膜,全指向,一对,窄NOS。

远场Mic:797早期声学测试⻨,小振膜,全指向,一对,窄ORTF。

远场Mic:sE8陆晓幸老师定制版,小振膜,全指向,一对,窄ORTF。

接触式Contact Mic:Schertler Piezo,两支,分别固定在靠近琴底龙池两端的外缘,以便声学信息的理解和研究,和后期可能需要的频段补偿。

全景声SoundField SPS200 Ambisonic Mic:信号单独进Sound Devices 833录音机,全程不间断录制,作为完整的数据备份,也为以后可能的VR、AR等需求预留数据。

录音调试与验证

录音前的测试与摆位调整,除了音乐声学中的一些规则外,细节调整基本依仗录音师的个人经验。NExT音频设计组的任务之一,就是借此绝佳机会,现场观摩与学习陆老师的每个细节,充分体验话筒与琴的各种微妙关系。

录音调试的结束,是以一条立体声混音轨来确认的。因为采用多距离、多轨道的同期录音方式,首先现场监听的选择会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参考信号。其次鉴于我们对古琴音色认知和理解的有限,陆老师个人经验的判断将完全体现在这条混音轨上。所以对这条现场混音轨的要求是:完完全全按陆老师的个人经验与口味来做预混,并实时录下。录音全程以这条预混轨作为主监听信号,后期工作也将完全依赖这条混音轨作为唯一的参考。

乐器采样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数字化“重建”一件乐器,且能够在数字化界面中演奏。它的音乐意义始终是第一位的,单音样本的音乐性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参考之上才有更多实践意义。因此录音并未从单音样本直接开始,而是先从参考曲目录音开始。参考曲目的音色、动态等所有特征,对于整个录音过程和最终交付都会是极其重要甚至唯一的参考。除此之外,参考曲目的录制过程,也让录音师完成最终录音方案的具体验证。因为在之后的整个录音过程中,不会再允许对话筒、话放、AD等设备做任何调整。参考曲目的录制是正式录音开始前最后的验证机会。

正式录音

上述录音前期现场准备工作结束后,正式录音一如反复演练地那样按部就班,顺利进行。我们的注意力几乎可以完全投入在音乐性和音色本身,整个流程看起来毫无瑕疵。然而4小时后问题就出现了——演奏家的体力和心力疲劳。

在前期演练过程、以及和陆笑姿老师沟通过程中,我们已经预知古琴演奏对于演奏家的体力和心力消耗之重。因此录音排期中已经考虑了错开一些指法和技法,让演奏家的左右手能有机会得到放松。然而现场情况远比预料的要严重……即使是经过常年严格训练的陆笑姿老师,也出现了明显的疲劳。在录音5小时后,疲劳感愈加显著,录音节奏开始放缓。6小时后,音色、音准的稳定性开始出现明显偏差。原先每日的录音工作时长为8小时,包含间休时间。虽然当日的录音计划只完成了70%,但我们依然果断停止。一方面是为了后续几天的录音,另一方面是必须停下来与演奏家商量后续录音计划的调整。


经过现场讨论,录音排期方案当即进行了大幅调整,具体原则是:

每日的录音工作时长计划为5小时,上限不超过6小时。

重新调整具体指法、技法排期,并在过程中根据演奏家的实际情况做出即时调整。

根据这两个原则,首先第一阶段的录音必须增加1天时间才能完成计划内容。其次就即时出现的录音内容安排调整所引起的工程文件打开与关闭问题、以及录音时序点查找的麻烦,解决办法是切分工程:将原本按录音排期制作的录音工程模版,全部修改成按照指法和技法来分配。如此既可以让每一个工程文件相对较小、打开和关闭速度更快,又可以在现场快速找到对应的工程和时序位置。遗憾的是,当晚的这一步工程文件改进工作失败了,主要因为数据流程的灵活性欠佳,从表格到Pro Tools工程模版的转换工作量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幸运的是,录音老师的高度职业化、对Pro Tools的熟悉帮助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维持原来录音内容的工程文件分配基础上,充分利用流程和Pro Tools功能来避免那些意外的麻烦。

之后的5天时间,证明了以上改进措施的有效与可靠。后期工作中未出现任何数据错漏、记录遗漏,样本的有效率超过95%,经过4周时间按计划完成交付。其中大大小小的得失,一一记录在了我们的工作日志里,为下阶段的工作提供了飞行手册级的帮助。

第二阶段录音前期准备

第一阶段录音与后期过程,加上对琴籍、琴文的不间断学习,给NExT音频设计组提供了首次系统性的听觉体验与听觉美学认知。在其后的文本工作中,经过古琴演奏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林晨老师的悉心指点,我们开始重新考虑最初制定的“三高”原则中关于“高还原”的定义。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思考和讨论,最终就此项要求谨慎地提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途径:此琴,此人。其理由有三:

一张古琴、尤其传世古琴有独一无二的音色特征,即使存在一般人看起来的“缺点”,那也是它的特点,应当被适当保存下来。

一位真正的琴家,其显著的演奏个性会渗透在每个单音里(当然前提是我们对这位琴家必须充分了解、理解)。

作为一个文保项目,每件专项都是其中片羽,此件亦然。商业采样基本以“器”为主,尽可能淡化“人”的存在,以提供更好的音乐适用性。而文保项目首先在于人,古琴更甚。

此琴、此人

这突破了第一阶段目标的想法,对音频设计组、演奏家和录音师的挑战极其艰巨。基于第一阶段的成熟经验,我们寻到一个能够在北京拜访林晨老师的契机。此次拜访的任务是:

亲耳近距离聆听即将采样的那张“秋籁”琴的声音特点。

尽可能多地熟悉、理解林晨老师的演奏特点与艺术理念。

尽可能全面地建立与林老师的沟通语境,就每个指法、技法一一沟通。

拜访过程中,对“秋籁”琴做一个简单快速的预录。

商讨“此琴、此人”的可行性与方法。


此次预录的设备有:

Sound Devices 833录音机。

Schoeps Double MS话筒,置于琴7徽斜上方约50度,距琴外缘约90cm。

LOM Usi Pro话筒一对,分别置于桌面上、近琴体外缘,位置近琴4、8徽。

Schoeps DMS话筒的距离受场地情况限制而确定。在仔细观察了琴体上下的漆面情况后,谨慎起见决定放弃接触式话筒,而采用陆晓幸老师在上海采样中的做法:桌面。我们选择了频响特征相对较为中性的LOM Usi Pro话筒,摆放位置是为了观察“秋籁”琴在不同指法演奏时的主要共振区域,包括共振区域的稳定性。


录音方案

此次长时间的交流,除了如第一阶段那样获得首批重要的预录样本外,更重要的是确定了“此琴,此人”的可行性与基本方法。根据交流结果分析,第二阶段录音方案逐渐浮出,基本方向是:

录音话筒的配置数量可能需要大幅增加,尤其是中远距的话筒。与此同时,录音场地的高度与声学设计必须能够匹配。

录音内容需要大幅增加,使后期得以尽可能全面地构建出林晨老师的运指特点。

丝弦对琴、人的体力和心力消耗更大,录音工作时长按每日4小时计算安排。


预录的后期分析结果,这张“秋籁”琴的基本声学特征比较有规律,具体如下:


1、2弦,声相偏焦尾侧,无论按音位置在哪里。

6、7弦,声相偏左岳山侧,但按音的徽位影响很大:徽位越低越偏向岳山,即使高于9徽也如此,导致整体听感居中。

左手吟猱的起始位置对此影响比较明显,但整体都不会明显越过声相中线,因为吟猱的徽位一般不会太靠近5徽。

3、4、5弦的散音偏向焦尾比较明显,按音则受徽位影响较大,徽位高于7明显偏焦尾、徽位高于5则明显向中线靠拢。

单音激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声相偏移的左右晃动现象,整体稳定。

上述信息不仅需要在正式录音中再次验证,也决定了后期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选择与步骤。其实非常期待有更多传世古琴的声学研究,包括声辐射特性。

最终录音计划

据录音内容清单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这一采样录音工作约需31个工作日,显然各方都无法接受。在与林晨老师多轮线上会议后,这份录音内容清单逐渐开始呈减法趋势细化。同时另一项任务也被正式提上日程:通过高精度采样样本,使用再合成方式来“生成”未能在现场采集到的样本。经过多次技术更新与盲听测试后,NExT音频设计组成功建立了一套切实有效的再合成方案,甚至包括它的高效量产方式。

*本文关注采样录音,样本再合成的具体方案在此不表,下文中有简介供参考。

因为样本再合成技术的解决,得以让这份录音内容清单最大程度上保留林晨老师的指法、技法,也决定了最终录音内容计划:

86种指法、技法,每种都安排特定的音位布局来录音(其中约30%只录制再合成需要的参考样本)。

整体录音工作为期15天,每日录音时长按4小时计,上限5小时。

分两期进行:第一期5天,以最终校验所有细节,包括样本再合成技术方案;第二期10天(此举也是考虑各方档期与体力消耗)。

每日录音指法排期在充分吸收上海录音的基础上,做出优化调整。排期调整与录音工程文件更新的同步也在流程上做了优化,得以快速修改甚至创建工程模版给录音师。

新增脉冲响应IR数据采样,用于样本再合成方案。

新增用于样本再合成技术的演奏数据样本与参考样本。

录音质量依然是192kHz/24bit。



与著名录音师李大康老师的沟通也同步进行,他根据上海的录音情况以及新增的一些“想法”,精心制定了一个对乐器采样而言堪称庞大的方案,参见下图:


需要指出的是,李大康老师在琴桌上放置了一对DPA 4060话筒,并去掉金属罩子,分别固定在龙池和凤沼口下方。它们的功能,不仅仅是给后期多一份选择,更重要的是可以相对比较准确地展示腔体震动在琴体轴向上的变化信息。无论对于后期制作还是必要的声学研究,都是极为有益的。在相当程度上近似地提供了接触式话筒Contact Mic的功能,并且它们也用于IR数据的采集。


进棚前一天,我们再赴林老师家,再次一一核对调整所有录音内容清单、录音排期计划,同时也对本轮录音的情况进行再沟通,确保双方充分达成共识,尤其是样本再合成技术介入导致的录音内容变化,需要确保演奏家充分理解因此而起的录音内容意图。当晚,我们对录音排期和内容计划做了最终的调整。

两地录音方案区别


北京录音方案的规模几乎是上海录音的一倍,意味着首日的系统搭建与调整工作会很繁重,系统稳定性要求和录音过程中需要录音师时时关注的事项也会加倍。这一方案的话筒型号与性能在此不表,单就与上海录音的区别做一简单总结:

1. 北京的录音在话筒型号和数量上采用了更多的配置,话筒间距更加宽松,以带来更多空间感。过干的音色对于原声乐器的采样来说并不见得好,尤其是古琴,它的“润”不仅体现在演奏技法上,也体现在音色在空间里的表现上。然而具体实施过程,完全非书本可以学得。观察前后两位大师的现场布局与调整,受益匪浅。


2. 在每一个距离上,都有两对话筒,以获得最大的后期选择空间。

3. 和上海方案不同,北京的录音未使用接触式话筒,但单独在琴桌下的一侧使用了一支小震膜话筒,向上倾斜,与琴桌底部大约有10cm间隙。目的和上海方案一样,主要用来捕获琴桌的共振,并得到合理的低频补偿。于琴的音色而言,琴桌也是琴音色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这也是古已有之的认知。

4. 两位前辈均不约而同地以大约7徽位置作为话筒阵列的参考中轴,而不是琴的几何中线。其中原委,与古琴的声学结构、琴家运指与发力方式密切相关。

5. SPS200话筒的位置由上海中场移到了北京远场的距离。部分因为上海录音的总结和分析让我们意识到,在录音棚环境里,Ambisonic话筒完全可以略微远一些,最终使用效果反而更合适。但实际高度和距离,也是在进棚后测试调整做出的选择。

6. Neumann KU100话筒的选择,最初只是为了满足大家对其外观共同的好奇心,但后期发现它意外地给了我们极为可靠的第二组参考。当然这也得益于录音团队在现场多次调试后,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距离和高度位置。


第二阶段录音

录音室人员分配也延续了上海录音的经验:一位录音师和三位音频设计师,沟通规则也同样。

录音监听也延续了上海录音的策略:请李大康老师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他认为需要的话筒和混音配置,而话筒规模的增加,使其也变得比较繁复。现场混音过程中,还需不时调整各个话筒的位置与高度。整个录音都使用这条混音轨作为主监听,也是后期工作的主要参考。在混音轨道正式确定后,依例详细记录下每支话筒的距离和高度,且这轮记录需要更加详细,因为录音会分两期进行。琴的位置、话筒位置与高度都必须准确记录,那是两期录音的基本保证。此外,因为内容结构的复杂,现场的沟通规则与记录也需更加严谨。


北京的录音是从IR数据样本和用于再合成技术的样本开始的。因为琴的不可破坏性以及测试环境限制,无法做到“标准”意义的腔体声学测试方式。经过现场对琴体内侧板料状态的评估,我们决定使用同期录音中对人体皮肤无刺激的双面胶,将DPA 4060话筒固定在龙池和凤沼的琴体内侧底板上,且使用同期录音常用的防蹭棉做防护。裸露在琴体外的线,也采用同样方式固定。为了多份选择、也是备案,额外使用了两支Schoeps MK4话筒,伸进龙池和凤沼内录制外部测试信号。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式并非标准意义的腔体共振数据采集方式,但IR方式在有限条件下是一种简便易行、且较接近的腔体共振特征采集方式,同时对于后期数据的筛选和评估工作是相当有挑战和压力的。

注:IR数据的采集用于后期再合成方案,主要作用是在样本合成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共震腔谐波补偿或者修正,确保合成后的样本充分具备原琴的特征,并且与录制的样本在听感上匹配。


而随后再合成技术所需样本数据的录制,和正式样本录音无异,连流程也完全一致,按部就班即可。之所以选择在录音开始阶段就进行,也是来自上海录音的经验:这一阶段的专业演奏家体力和心力状态都比较良好且稳定,可以满足样本所需的、较为机械式的准确性要求。考虑到林晨老师的演奏习惯和特点,在前期安排这样的工作,也为演奏家、录音师和音频设计组三方提供了良好的磨合机会,可以提高正式录音效率,也可以现场验证与调整录音策略、岗位任务分配等细节。

录音现场温湿度

第一天进棚准备阶段,我们就注意到录音棚的温度偏低、湿度较大。时值北京初春,虽早已知晓琴对温度、湿度的敏感,但并未特别关注,只是做了记录。但第二天开始,琴的音色开始了微妙的变化,并不明显,且在可接受范围内,但还是引起了关注。于是接下来不时观测棚内的温度湿度计,也就此问题与林晨老师沟通,以了解这张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担心温度过低会让演奏家无法承受。录音第三天,琴的音色出现了更加明显的变化,当日决定尝试一些改进措施:

录音棚的空调系统只在录音间隙休息时间打开,同时打开新风系统,利用短暂的时间强力输送新鲜空气,录音开始前即关闭,如此也可有效降低环境底噪。

录音室温度维持在20-21度,湿度维持在61。这是基于长时间频繁观察确定的,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琴的音色才能稳定在相对良好的状态。

每次间休时间都必须观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下图是部分录音现场笔记,记录每次间休起始时间、温度、湿度、音色状态变化等信息。如此积累两天后,即可逐渐根据记录来评估录音效率、琴的状态、音色状态、以及演奏家状态。这一评估可以用来预测后续录音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充足备案。这些记录也是后期工作和总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图是录音后即整理保存的笔记(部分)。工作日志——采样工作的一部分。


录音时间策略调整

同样,琴弦也是北京录音里比较让人担心的问题。丝弦的设计与工艺,恐怕不会考虑每天4小时的连续演奏强度。如果录音过程中断弦,新弦可能需要5-7天才能调整到稳定状态,在此期间的录音必须暂停。万幸的是,林晨老师对弦的呵护方法和对琴的熟悉程度,确保了整个录音的顺畅。仅7弦断过一次,且在一个比较幸运的位置,不需要换弦。


尽管在指法、技法的录音排期上已充分考虑了演奏家的身体和心力状态,但在录音的前三天依然明显可以看到演奏家的疲劳。第四天录音的中后期,林老师出现了缺氧和低血糖的明显症状。经过长时间休息后,她努力完成了当天计划。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录音安排,但能做的调整都已极限了。当晚经过分析探讨,我们想到一个改进办法,即调整每日录音时间策略:

原定每日下午13点开始的录音,调整到上午11点开始。

增加间休频率,相同指法之间安排10-15分钟的短时休息,不同指法或高疲劳度技法之间安排20-30分钟的长时休息。

每日下午18点准时结束,最晚以19点为限。

如此一来,每日录音工作总长约8小时,比原计划长,但林老师在录音棚的工作时间可以控制在4小时左右,此间可以获得更好的喘息与调整时间。随着林老师对录音节奏的熟悉和适应,这一策略也明显缓解和改善了后续录音的疲劳状态。当然,“改善”也是相对而言。“此琴、此人”的设定,要求演奏家长时间处于一个特定的身体和气息状态,对心力和身体是双重考验。

在后续每日“按部就班”的录音过程中,常态性地每时每刻观察、记录、即时评估和沟通,以确保繁重的录音工作得以按计划顺利完成。


总结

上海的录音最终有效样本数量2591个、典型短乐句79条,后期编辑获得325个样本,合计2995个;涉及37种较为常用的指法、技法,历时6天。

北京的录音最终有效样本数量7116个(不含再合成技术生成样本),73GB(含演奏样本、运指擦弦噪声、蕴势噪声、录音质量192kHz/24bit);覆盖86种指法、技法,历时15天。

合成技术生成样本数量3776个,38.61GB(录音质量192kHz/24bit)。

录音后期制作历时41天,将有效录音样本、合成技术样本合计产出10892个音频文件,将86种指法、技法删减合并为76种制作,最终甄选出56种作为发布内容,以方便终端使用。

整个古琴项目历时一年多,两次录音、两位个性鲜明的演奏家、两个让人敬佩的录音团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可能也是改变我们自身的一次重要人生体验。这背后还有很多不同部门的同事倾力相助,我们才得以心无旁骛地完全专注在采样录音工作中。

基于两次全流程录音的经验而言,无论音频设计团队能力如何,都应谨守基本的专业规则:

认真细致地留下工作日志。

详尽的前期工作,重视评估和快速全流程测试,不轻视任何一个环节。

明确目标,且在计划实施前对过程、以及最终交付结果有完全清晰的共识。

完全理解和信任合作团队的专业能力,悉心聆听对方,并取得对方的理解和信任。

高质量的乐器采样从来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团队,在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流程规划、录音计划、录音技术、后期技术、合成技术各方面具备系统性的专业认知和能力,在音乐学、乐器声学和人文上尽可能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要对项目特定的乐器有全面且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尤其理解它的表达特点和语境,以及背后的历史与现状。要有善于发现问题、高效解决问题、有效利用所有信息进行快速准确评估的能力……而这些专业能力养成的背后,都是一份执着的热爱和责任感。


我们需要聆听和捕捉的,不止是古琴弦的物理震动,更有今琴人的心弦拨动,感受古乐的志远传承。

细微处,见心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信息发布平台,官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音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