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05-29
编辑:音频应用
认识数位流与串流音乐平台
自从音乐储存方式从类比转向数位,音乐的载体也从以前的黑胶唱片、录音带转变成数位音讯的CD 以及各种电脑档案,这个过程主要是受到电脑、网路产业兴起的影响。因此对于音响新手来说,从数位流与串流兴起的缘由与背景说起,更能认识数位流、串流音乐的本质与差异、未来发展,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有数位流的相关设备问市?同时也能自己评估我需不需要数位流设备?
因为有需求才有产品,产品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本文将为您介绍数位流系统与串流音乐平台这两个殊途同归的高品质音乐讯源。
什么是数位流,什么又是串流音乐平台
近年来乐迷为了追求高品质的音乐,在加上电脑技术发展、成本降低,出现了数位流的热潮。同时间,因为行动网路频宽速度不断加快,在便利与多元化音乐选择下,网路音乐串流平台,业者百家争鸣,乐迷耳熟能详的Tidal、Spotify、Youtube Music、Apple Music、KKBOX、LINE Music 等相继而起。以前摸得着、看得到的音乐专辑,现在只要手指滑动手机、iPad、iPhone,就可以从音响系统中流泄出来。
认识数位流与串流音乐平台。只要使用手机、耳机就能随时随地享受音乐,甚至是高品质的音乐。
透过网路提供串流音乐(Streaming Music)服务的平台通常称为音乐串流服务;越迷若使用NAS 网路硬碟或是PC/MAC 搭配播放软体的方式来享受音乐,则称为「数位流Digital Stream」。这两者其实差别在讯源与播放设备,串流音乐通常是要付费,而数位流往往透过NAS 提供讯源,通常是将自己的CD 转成数位流可以播放的格式。此外,音乐串流原本提供的音乐档案压缩率在乐迷的耳中并不完美,因此乐迷从不间断利用电脑架设高品质音乐播放系统,喜欢什么品质,就自己转档,等于是自己的私人音乐库。接着我们谈谈两者之间的同与不同。
数位流与串流音乐平台的同异
数位流与串流音乐平台都是乐迷用来聆听音乐的管道与方式,两者有部分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
同样采用串流技术
数位流与串流音乐平台同样都采用了串流技术。串流(streaming)是透过网路来播放影音档案,与整个档案下载后再播放不同的是,串流是将影音资料压缩后,将资料切割成网路封包的形式传送至用户端(client)电脑的缓冲区(Buffer)中,并以时戳(Time Stamp)方式来控制影音串流的播放。用户端不需要完全接收完整个影音数据,就可以透过播放程式解压缩后开始播放。简单来说,串流就是使用者只要等待数秒就能开始看影片、听音乐的技术。
同样达成音乐讯源的便利取得
数位流的发展推动主要是因为乐迷对于高品质音乐档案的追求,以及聆听音乐的便利性。串流音乐平台配合智慧手机,也达到随时随地聆听音乐的便利性。
成本费用不同
串流音乐服务需要付费,而且档案格式也是业者设定好的,但胜在方便,且音乐多样化,数千万首中、西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随时随地都能欣赏。不过要享受操作方便、好听的音乐,仍然需要下一番功夫。
数位流的音乐主要来自使用者自行架设的NAS 储存设备或是数位音乐伺服器、CD播放机、电脑等等。通常音乐档案可能是mp3 这类压缩格式或是无损压缩的音讯档案,因此不需要付费,不过需要的播放、储存设备费用往往高于串流音乐平台。
音讯的差异
串流音乐平台受限于网路速度,因此只能提供压缩的档案格式两者同样提供使用者便利的音乐讯源,数位流则让使用者可以决定讯源的音乐档案品质。不过自从串流平台业者推出了无损音乐后,两者的音讯品质虽然仍有落差,但基本开始趋向一致。
音乐重现,音讯的历史发展
不论是数位流与串流音乐平台,本质都是对音乐重现的享受与需求。我们要进一步了解数位流与串流音乐之前,就要认识实现音乐重放的历史发展过程类比与数位这两个名词。
音讯重放的开始:类比与数位格式
究竟什么是「类比讯号」,什么是「数位讯号」呢?
说明白点,「类比」其实就是「连续、不可被量化」的意思。类比讯号不论在时间、空间与强度上都是连续的,每一个时间点都有相对应的讯号。造物者所创造出来的世界,诸如光影明暗、声音、温度等五感的体验,皆以「类比讯号」的形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反之,「数位」的特性则为「不连续、可量化」的。
大自然所有的的讯号,包括我们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影像,都属于类比讯号,朋友在KTV 利用麦克风唱歌,麦克风是一种声音的接收器,可以将声音的大小转换成电压的大小,得到的是一个连续的电压变化,这种「连续的讯号」称为类比讯号。早期生活的许多美好事物如声音、影像,利用底片、卡式录音带、黑胶照片、电影胶卷等工具记录下来,这些都是以「类比(Analog)」的形式记录。
类比时代推动音乐流行时代
从1970 年代初期直至1990 年代晚期,卡式录音带(acetate tape)一直是预录制音乐最流行的两大储存格式之一。随着时间推进,科技发展,它的对手从起初的30 公分直径的密纹唱片(Long Playing record,简称LP)变成了后来的CD。CD 原本仅是为了家电、唱片市场所设计,并没有想到CD 将来可以用于电脑的用途。当时电脑的资料储存还在5.25 吋的磁片阶段,包括3.5 吋的磁碟亦尚未被发明。
过去100 年的音乐媒体:黑胶唱片、卡式录音带、光碟一直到记忆卡
卡式录音带是类比式的最典型代表,时下五、六年级应该都经历过早期唱片行买录音带专辑的历程,这是华语流行音乐大红其市的年代,现在比的是Youtube 观看次数破亿,当时歌手都在突破百万唱片纪录,商业市场规则完全改变,不过也让华语流行歌曲的盛况似乎一去不返。当年流行音乐专辑分A面与B面,年青人流行随身听Walkman,耳朵上带着耳机听音乐。不仅是音乐,街道上也有许多录影带出租店,满满港片与美国大片的电影。这是类比的年代。
2019年位于旧金山的音响唱片行,现在在店头已经逐渐消失。
接着电脑的发明与发展,推动数位产业的兴起,传统设备转换成「数位(Digital)」工具,如数位相机、硬碟、CD、MP3,逐渐取代旧有的类比设备。音乐从1980 年代CD 问世之后,可以视为正式从类比进入数位的时代。
类比讯源的声音其实是比较迷人的,声音自然而宽松,但由于类比音讯的保存比较难,譬如卡带容易绞带、卡指纹,黑胶唱片可能会发霉,且有读取次数限制等等,保存容易且方便携带的数位储存方式自然变成趋势。如何把类比讯号转成数位讯号,在播放时再真实还原成录音室的声音而不失真,就非常重要了!
数位时代的开始:音讯的数位化(signal digitization)
将音讯数位化最常使用的方法为「脉冲编码调变(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包括下列3 个步骤:取样(Sampling)、量化(Quantizing)、编码(Encoding)。
每秒16个样本。红色线为类比讯号。蓝灰色代表每一秒间划分16间隔,进行声音取样。
类比音讯讯号是一连串连续的「压力」变化,压力变化速度越快,表示音讯频率越高,而音讯的振幅越大,其响度越大,因此记录类比音讯必须含有两大资讯:「时间」与「振幅」。同理,数位音讯与类比音讯一样,在记录时必须同时保存原有的时间与振幅两大资讯。时间与取样频率有关,振幅则与量化有关,是纪录声音的响度。我们在图上用X 轴来代表时间,Y 轴代表振幅。
数位化需要把这些资讯转化成电脑认得的0 跟1 的二进位,所以如上图把代表震幅大小(蓝点)的十进位转化成二进位,这就是量化的意思。「取样」代表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单位,把音讯切割成每秒数千到数万个片段,也就是图的X 轴方向。而取样或量化转化成电脑看得懂的「0101…」的过程叫做「编码」。
声音的取样(Sampling)
声音的取样是将声波切割成相等时间间隔的样本,并加以撷取与储存。每秒取样的次数,称为取样频率(sampling rate),例如MP3 档的取样频率为44,100Hz,代表每秒取样44,100 次。
取样频率越高,数位化后的声音与原来的声音越接近;取样频率越低,数位化后的声音失真越严重。
取样频率越高,数位化后的声音与原来的声音越接近;取样频率越低,数位化后的声音失真越严重
常见的取样频率从8,000 Hz to 96,000 Hz,取样率越高越能还原类比讯号的波型,人类听觉的频宽约为20 Hz-20,000 Hz,理论上,以40 kHz 以上的速度对声波进行取样,就能还原出人类听觉范围20 kHz 以下的声波,这就是取样背后的原理。
如果希望能完整地记录所求的讯号频宽,则取样频率必须大于讯号频率的两倍,称为「奈奎斯特定理(Nyquest law)」。
Nyquist Theorem
另外根据奈奎斯特取样定理(Nyquist Theorem),一个频率的声音被要被纪录下来,其取样率至少达到该声音频率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在44.1kHz 取样率之下,最高可以被完整有效记录下来的音高频率为22050 赫兹,高于22050 赫兹的声音则无法在此取样率之下正确的完整资讯化纪录。超过有效的取样频率范围的资讯在重建时会产生讯号的混叠(Aliasing)或称为赝音,因此在转换讯号时为了避免超过有效取样的范围的失真讯号也连同一起被记录起来,一般在讯号被数位装置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转换成数位讯号前就先过滤掉超过有效取样频率的高频讯号(Low-Pass Filter)避免过于失真的讯号被记录下来。
声音的量化(Quantizing)与编码(Encoding)
刚刚提到,声音的量化是将样本振幅高度切割成相等间隔,也就是Y 值,跟取样率一样,量化的级距分得越细,记录到的振幅资讯就越接近原本的波形。量化后,必须再把十进位的数值转换成电脑看得懂的0 跟1,以N 位元表示一次取样点声音的振幅,记录振幅数值,这个特定的位元数,称为样本大小(或量化解析度),也就是位元深度(bit-depth)。
取样与量化
2bit 的0 跟1 可以表现出2 2 = 4 种阶层能量,到3bit 时,能记录8(2 3)种变化,这都无法将声音细腻的部分精准地呈现出来;但到了16 bit 时,表现出高达65,536(2 16)种变化,而到达24 bit 时,则可表示约2 24 = 1,677 万种阶层,这已经是相当惊人的数字。
我们常见的音效包括使用8 bits 的早期游戏的音乐,到16 bits 是CD 音质以及24 bits。样本大小越大,越能让声音接近原音重现,样本大小越小,声音失真的情况就会越严重。现今的数位录音技术已可达384 kHz / 32 bit,由于以96 kHz / 24 bit 或192 kHz / 24 bit 所录制出来的音质已经是非常优异了,已经是大部分录音工程使用的规格。
由上述的说明,就会引伸出数位声音档的规格:
取样频率:即每秒所切割的片段数,单位为Hz 或KHz。
样本大小:即每个片段声波的振幅所占用的空间大小,单位为bits,有8 bits、16 bits、24bits、32bits等,目前以16 bits 为主。
声道:分成单音(Mono)及立体声(Stereo,两声道)。
要计算一个未压缩的声音档大小,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计算:
档案大小= 取样频率× 样本大小× 声道数× 秒数
常用的录音格式有三种音质,分别是:电话音质(11,025Hz, 8bits, Mono)、收音机音质(22,050Hz, 8bits, Mono)、CD音质(44,100Hz, 16bits, Stereo)。我们可以算一下以电话音质来录音一分钟,需要多少容量:
11,025 × 1 × 1 × 60 = 661,500(Bytes)÷ 1,024 = 646(KB)
回到数位时代的一开始,那时候的电脑刚刚研发没多久,成本高昂,录音、储存、播放这三个环节的限制,其实无法让未压缩的音乐档案投入实际应用。以一张音讯CD 来说,音讯CD(Audio-CD)包括一条或以上的立体声音轨(Track),以16bit PCM 编码,采样率为44.1kHz。标准CD 的直径为120 公厘或80 公厘,120 公厘CD 可储存约80 分钟的音讯,大约就是15 首国语流行歌曲。80 公厘的雷射唱片可储存约20 分钟的声音资料。标准CD 音轨可以说是近似无损的,声音基本上是忠于原声的,当然如果你想问,有没有比CD 更高品质的声音,答案是肯定的,但那样的档案实在太大,而不符合一般实际使用。
商业发展的需要推动音讯的压缩
以CD 作为音乐载体,实际上流行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当电脑发展日益蓬勃,进一步使储存设备成本降低,容量变大。网路兴起颠覆了整个产业,为了大量传递使得音乐格式受到网路速度的制约,朝着压缩的方向发展,也因此出现了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两种不同的使用分支。
人们开始大量聆听数位档案则是1990 年代网路开始萌芽之际。因为网路蓬勃发展,人们对于传输、分享档案的需求大幅增加,除了影像与影片之外,音乐档案当然也是大家「分享」的重点之一。这种分享的行为姑且不论合法问题,却实际改变了市场规则,成为当下数位流的盛行背景主因。
受限于记忆体容量与传输频宽的大小,早期的串流播放只能提供让音响迷失望的压缩格式档案。为了让当时仍然很昂贵的记忆体与流量、硬碟空间(如500MB,与现在动辄2TB,相差4,000 倍)能够满足随时随地听喜欢的音乐,因此将音乐档案进行压缩处理是必要的手段,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截头去尾,把一般人耳听不到或不重要的音频去除,从而大幅度降低档案的大小。
MP3 就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失真压缩格式,提供多种不同「位元率」(bit rate)的选项—也就是用来表示每秒音讯所需的编码资料位数,通常介于128kbps 和320kbps(kbit/s)之间。你还记得刚刚所提到的CD音讯吗,CD 未经压缩的音讯位元率是1411.2 kbps(16位元/采样点× 44100 采样点/秒× 2 声道),两者差距4倍以上。
网路时代加速音乐下载与分享
数位浪潮影响所有产业,音乐也不例外。聆听音乐的管道从传统的CD 转变为线上聆听,然而数位档案易于「分享」(实际上就是盗版与免费影音平台),却让唱片公司与创作者无法收到应有的报酬,无形中也扼杀了音乐创作产业。
数位下载的服务,最早是由索尼音乐开始,Sony 音乐在2000 年5 月开始开放网路下载数位音乐,接着环球唱片、BMG 等唱片公司也于同年跟进,开放网路数位下载;但是另一头,科技业也开发出数位下载的平台,如微软推出Windows Media Player、苹果推出了iTunes,将数位下载推到了最高峰,连带硬体也跟进,iPod 作为苹果公司的重要产品,几乎为iTunes 赢下数位下载的这场战争。
史帝夫・贾伯斯(Steve Jobs)当年以「将1,000 首歌曲装进口袋」为口号,iPod 不仅赋予了随身播放器全新定义,也让音乐成为一种随时随地享受的生活方式。加上Apple 音乐播放软体iTunes 的推波助澜,让人们开始习惯为优质音乐付费,也改变了整个音乐出版行业的规则。虽然Apple 以iTune 提供了大量有版权的音乐,不过大部份的使用者仍然在电脑与网路分享的助攻下,「自由地」交换创作者的心血,直到串流音乐的出现,才稍稍改善了这些市场不合理的现象。
2022年5月11日苹果宣布iPod产品线停更。这预示着在未来我们将永远不会看到新iPod的问世,只能在历代产品中寻回iPod的记忆。
不过音乐下载需要有设备,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购买,因此影响力仍然局限在年轻受众居多。现在若要回溯,串流音乐平台大概在2010 年左右兴起,但这仅是软体与内容格式,真正推波助澜的其实是苹果推出的iPhone!行动宽频网路的普及与渗透率提升,掀起整个行动携带装置的革命,也推动串流服务的时代的到来。
串流媒体的横空出世
串流音乐平台横空出世,不需透过付费下载,只要缴纳月费,就能够无限浏览、聆听各种音乐,在智慧型手机迅速普及的年代,串流音乐平台得到了极大的成功,数位音乐下载的服务也渐渐消失,如Apple 以Apple Music 取代了iTunes,KKBOX 音乐商店也在2017 年关闭下载功能。
串流音乐平台在全世界市场能够逐渐强势,超越数位下载,取代实体专辑,主因之一就是串流平台庞大的歌曲库,想要什么类型、地区的歌曲,全部都能找到;透过智慧型携带装置随手可得的便利性,也胜过实体专辑占空间、携带不便的缺点。
串流音乐服务在2009 年开始用户大幅成长,目前全世界光是Spotify 的用户就超过2亿人,而苹果公司所推出的Apple Music,市占率则是紧追在后。而台湾目前的状况,台湾现在付费使用串流音乐服务的用户大概是10% 左右,也就是大约200 多万人。国际唱片业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简称IFPI)发表的2022 年音乐报告,音乐录音收入增长了18.5%,达到259 亿美元。串流用户增加,大量的广告资源往串流媒体挹注。截至2021 年底,有5.23 亿付费流媒体订阅用户,高于前一年的4.43 亿相( 2019 年底时,付费串流音乐服务用户为3.41亿),超过18% 的增长,一年内有8,000 万新用户。付费订阅流媒体收入在2021 年增长21.9% 至123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7.5%。估算下来,广告的收入约为46 亿美元,比起2020 年的增长了11 亿美元。
1999年到2021年录音音乐产业收入成长
台湾主要的串流音乐平台,除了Spotify、KKBOX 之外,陆陆续续还有许多业者也进入战场,各家电信商推出自己的串流音乐平台,通讯软体的龙头Line 也于2019 年推出Line Music 的串流音乐服务,希望能够在既有的社群资源下,拓展音乐串流服务的可能性。
这些是串流音乐市场成长的背景与情况,数位串流音乐虽然方便,但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问题就是音质,因为这些在平台上的音乐为了传输速度,对音乐档案做了压缩,失真压缩格式理论上已经是优良的音乐品质,但如果使用高传真的设备,仍然可以发现差别,这对于音保真音乐爱好者而言,实在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即使串流音乐平台蓬勃发展,数位流的爱好者从未停下尝试的脚步。
对音质的追求:从压缩回到无损,催生数位流
CD 最大的问题就是容量,一片CD 录制了10 余首歌曲,想要听不同音乐时,就需要换来换去,如果喜欢的乐曲分别录制在十几张不同CD 时,那自然产生了相当的困扰。
现今电脑速度、储存容量的成本降低,向来追求高音质的音响发烧友当然不满足于CD quality 的音质,为了匹配高级的音响设备,乐迷进一步追求「高解析音乐档案」(High Resolution Audio)。高解析通常指解析度高于16bit / 44.1kHz 的无压缩(或无损压缩)音乐档案,虽然大幅增加乐曲的档案大小,但HDD、SSD 相较于以往的单位成本,让乐迷更无视于容量限制的追求音质高解析,可以说无压缩的音乐档案就是数位流播放的需求动力之一。
大家发现可以把自己珍藏多年的CD「撷取」(Rip)成音乐档案,享受CD quality(16bit/44.1kHz)的音质,然后借由电脑设备,提供了搜寻、播放等便利功能,进一步整合网路与智慧型手机,NAD、音乐伺服器等设备成为数位流的另一块拼图,整个数位流系统日趋完整。
数位流设备的发展:从电脑到串流播放机
前文谈到音讯的数位化,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因为数位音讯可与电脑相容,声音与影像容易修改、容易储存与传送、侦错与除错、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都相当方便。不过对于乐迷,尤其是追求高品质音质的乐迷而言,数位化音讯带来的是另一项挑战。因为人耳听不懂数位讯号,数位音讯在播放前必须再转为类比讯号,因此转换过程产生的问题又形成一项需要解决的课题,从类比到数位牵涉的是取样与量化,到了播放时,除了不同取样率的选择影响音质外,从数位转为类比,还牵涉到相关设备产生的干扰。
最早的数位流播放系统是用个人电脑搭配「传统」DAC,早期的电脑可以选购音效卡,音效卡上有类比输出,也有数位输出,可以直接连接到DAC,透过音乐播放软体,播放电脑中的音乐档案。不过后来大家发现这种要外接音效卡的做法有点麻烦,所以厂商就利用电脑都会有的USB 介面,推出了USB DAC,这是最简单让电脑播放高品质音乐的方法。
Cayin RU6 R2R DAC 耳扩小尾巴。机身一端是USB-C 端子作为数位音讯输入,可以相容于Android、iOS、PC、MAC 等系统。连接PC 需要安装驱动程式,使用USB-C → USB-C 接线,另有USB-C → USB-A 转接头,方便连接手机和电脑,Lightning 接线则需要另购。另一端则是3.5mm 非平衡和4.4mm 平衡耳机端子,分别提供了138mW@32Ω、213mW@32Ω 输出。这种随身携带的USB DAC 是USB DAC 热门的一种产品。
如果你问为什么要透过USB DAC 来传送类比讯号到扩大机,电脑不是本身就能播放CD 吗?
这是因为电脑本身在主机板或音效卡内建DAC 晶片,可以将CD 的数位讯号转成类比讯号,再送到扩大机,进一步让喇叭发声。但外接DAC 无论在解码晶片、电源供应与类比放大等方面,制作和设计都比一般音效卡好得多,因此送出的讯号也比音效卡好,如果扩大机和喇叭给力,就能相得益彰,享受高品质音乐的流淌。不过问题不仅仅是DAC,以电脑做为讯源还有其他的问题,不过这也正是令音响迷沉迷的地方,透过不同层面的设备改善,得到悦耳的声音,本身的过程就是一种乐趣。
以往传统乐迷对待电脑讯源(computer as source,CAS),就是以电脑来播放音乐,须考虑到电源更改为线性供电,因为就连USB 供电也会产生电讯干扰,记忆体、主机板晶片型号也要考虑,最后连电脑安装的windows 也要进行优化,因为即使没有使用任何软体,windows 仍会有近百个背景程序在背后执行,这些都会对讯号造成干扰。此外因为电源、每个元件时钟设计造成的时基误差(jitter)也是其中一个问题。这些问题显得复杂而专业,因此厂商相准商机,催生了串流播放机的问市。
那么到底完整的数位流系统有哪些相关设备呢?为了让各种层出不穷的设备能相互通用,因此需要一个共同的标准去遵循,我们可以借由DLNA 架构来了解数位流系统。
从DLNA 架构认识数位流系统
要组成一套数位流播放设备,可以从了解数位流的架构来入门,其架构大致依照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位生活网路联盟,由一群为连线装置建立通用及开放式标准的公司组成)的规范,这个架构是制定各种数位设备间互通的标准规格,依照规格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定义:
DMS (Digital Media Server ,数位媒体伺服器):系统的源头,负责档案的获取、复制、储存。DMS 的例子有PC、数位机上盒(附带联网、存储功能)和摄像机等等。在数位流系统中,这通常就是NAS或音乐伺服器(music server)。
DMC (Digital Media Controller ,数位媒体控制器):用来控制设备的装置,同时可以搜寻DMS 上的档案,并指定DMR 播放或控制档案上传或下载到DMS。在数位流系统中,这通常就是装了APP的手机、平板。
DMR (Digital Media Renderer ,数位媒体渲染器):负责播放DMC 「推送」(push)过来的音乐档案。与DMP 的区别在于DMR 只有接受媒体和播放功能,而没有搜寻、浏览媒体的功能,典型的设备比如显示器、喇叭等。
DMP(Digital Media Player,数位媒体播放器,可理解为DMC + DMR):播放音乐档案的设备,例如智慧电视、家庭剧院等。在数位流系统中,DMP是著墨最多的部分,我们刚刚所提的DAC可以装在DMP,也可能出现在DMR的设备中。整个系统中,DMS 就像是一个外文图书馆,DMC 就是图书馆员,负责把书从藏库中找出。接着就需要一个翻译的机器才能读懂,而这个机器就是DMP 或DMR,透过这类播放设备,你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因此整个数位流相关的设备至少有音乐伺服器、NAD、HUB、DAC以及串流播放器等。
数位流系统的架构
数位流系统的架构:目前主流的数位流播放方式是把电脑中或是用电脑读取NAS / 音乐伺服器中的音乐档案后,透过USB 线,把数位资讯传递到具备USB 介面的DAC 做解码后,再把类比讯号送至家中的扩大机。数位流系统与以前的音响系统架构差异只有:「CD 唱机变成纯数位讯源」。
NAS 与音乐伺服器
数位流播放设备中提供DMS 功能的设备,通常这是指NAS,当然也有专门设计的音乐伺服器。
NAS(网路附加储存装置)是一种连接您家中或办公室网路的智慧储存产品。一开始是提供用户将重要文件、珍贵相片、影音档案等储存于NAS,用户只需透过网页浏览器或手机应用程式,就可以轻松存取档案并使用NAS 的其他功能,例如:备份、多人共用等等。这是由3C业者开发的系统,后来发展成数位流中的储存设备,也就是DLNA 架构里面的DMS,统整音乐档案,透过网路传送给家中同一网域内的DMP。大部分负责控制DMP 的DMC 就是手机或平板电脑。不过其实很多设备都同时兼具了多种功能,可提供DLNA 架构中的多重角色与功能。
Synology DiskStation DS420+配备双核处理器和用于缓存加速的内置M.2 NVMe 2280 SSD 插槽,是资料共享、视频流和照片索引的理想选择。
NAS 的功能比较特别,有点像是跨领域的应用,NAS 就等于是一台私人的Google云端硬碟。NAS 的缺点可能就是如果要随时存取,这台机器当然就不能关机,不过待机功能也能让耗电量减少,比起网页伺服器来说,可说是简单方便好用。
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路附加储存装置)普及之后,启发了音响设备的开发应用,也有厂商特别针对音乐播放设计了音乐伺服器这样的设备,例如:IO Data 推出的Soundgenic 音乐伺服器,设计功能阳春,但介面简单,也具备欣赏音乐需要的功能,可以透过网路和USB-DAC 的连接输出,并支援CD-Ripping、Hi-Res 高解析音乐档案。
Soundgenic
照片上黑色的机器就是音乐伺服器Soundgenic
IO Data 在官网上有一张图片解说了这台Soundgenic 音乐伺服器各种功能。
当然也有高阶一点类似Aurender 系列机种,同时具备了CD 播放、DAC 解码、USB 输出、高品质耳扩等。
W20 Special Edition
什么是DAC?
这里提到一个重要的设备,就是DAC。什么是DAC?刚刚提到音讯的类比转数位讯号,实际执行的机器称为「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类比数位转换器)。而数位化的音讯档案是一连串的二进位编码数值,播放时须经由「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数位类比转换器),再将数位讯号重新转换成连续的类比讯号,才能将讯号送入扩大机进行放大,再透过单体(喇叭)播放出来。
也有不少人称DAC 为「解码器」,或称为「数位类比转换器」。从功能性看,可以说DAC 只有一项单一功能——把输入的数位讯号转换为类比讯号输出。由于数位转换技术、时基精准度、类比处理技术、电源处理⋯等因素差异,DAC 同样也会有数万到上百万元之间的价格差异,有名的品牌至少有上百个。
对应这些高规格的音乐档案,就需同等级的DAC 去解码类比讯号,挑选购买DAC 要特别注意规格,是否可以满足你所需要的取样率跟解析度,所以讯源跟DAC 设计规格要相辅相成才能发挥你音响器材的能力,因此无损的音乐格式实现了更好听的音乐讯源,接着发烧友需要的就是原音重现的设备,这也就是本文所提的数位流播放器。
种类繁多的数位流播放机
由于对高品质音讯的需求以及DMS设备的便利,一般音响组合中,单纯的CD播放机已不敷使用,专属的「数位流播放机」自然而然应运而生,这也让使用的方便性大增,但其实说到底,数位流播放机也是一部电脑,只是这部电脑是「专门」播放音乐之用。这样的做法不仅让这部电脑可以不受干扰的专心播放音乐,也可以更有效的对抗电脑运作时产生的各种杂讯干扰,提供更精美且友善的操作介面。
我们所说的「数位流播放机」,其实在英文中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包括Streamer、Digital Audio Player、Network Music Player,有各种不同的功能与类型。最早推出的数位流播放机大多内建了硬碟,所以这类产品不仅具备了播放的功能,也是一部「伺服器」(Server,储存与管理档案的设备)。
另一方面,对于音响制造业者来说,制造的设备就是用来播放声音,因此搭配串流平台的发展,许多位居音响核心的扩大机型号,甚至是主动式喇叭都直接内建播放串流媒体的功能,延伸了机器的实际应用范围。
当然也有厂商开发出不具备储存装置,仅具有播放音乐功能的「数位流播放机」,目前主流的产品就是此一类型。有些高阶机种的面板上还具备了漂亮的全彩大萤幕,方便显示专辑封面以及用遥控器就可以更简易的操作。例如:Aurender N200、Arcam Solo Uno。
Arcam Solo Uno
市面上的数位流播放机又更进一步区分是否内建DAC。有内建DAC 可直接输出类比讯号的「数位流播放机」与没有DAC 仅能输出数位讯号的「数位流转盘」二种机型。通常高阶的机种都倾向单一功能,并不内建DAC,而是将数位类比转换的工作交给高阶的DAC 负责。实际架构家中的数位流系统时,就需要考量现实的问题,是要从原有的设备去延伸、升级,还是从零开始打造,这两种情况对选择的机种偏好就不太相同,不过这可能过于冗长,我们在其他文章再来进行实际说明。
殊途同归:数位流与串流音乐平台让你随时随地都有高品质音乐听
网路的频宽大幅跃进之后,透过「云端」串流音乐变得更加方便,Spotify 这类的网路串流服务大量出现。透过云端播放音乐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准备音乐档案,随时想听什么就听什么,对于一般懒惰的消费者来说,要有音乐档案需要先购买CD,然后再进行格式转换,对于累积多年的音乐发烧友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很可怕的工程,就像是要将图书馆的书,进行数位化一样庞大的工作量,因此这些提供以千万首音乐的串流平台,仍然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那有什么缺点呢?串流音乐平台一开始的缺点就是数位流的优点。原先串流音乐平台提供的音乐还都是压缩档案,完全无法与储存在硬碟(或NAS)里面的高解析档案相提并论,无线传输通常也会因为网路速度的品质而受到影响。
虽然数位流满足了音乐玩家对于高品质音乐的追求,再加上以往串流平台即便选用最高音质串流设定,都是以有损压缩格式(例如AAC)串流播放,因此虽然用起来很方便,但音质就远远输给传统CD,音乐的音色、细节解析、高低频延伸动态表现等等都有非常大的差异。把这样的声音放进高阶音响系统中,也只会让缺点更加扩大,与传统讯源完全无法相比。
不过因为储存设备成本与传输成本下降,串流音乐平台在这二年间,纷纷推出了无损音质的音乐,进一步提供与CD相同品质,甚至更好的音讯档案,串流音乐平台与数位流的发展方向殊途同归。
台湾地区的音响发烧友们,最常使用的无损音乐串流平台,不外乎就是:TIDAL、Qobuz,音质及介面不断推陈出新、讨论度级高的台湾本土品牌KKBOX。iOS 的用户可能对Apple Music 情有独钟,爱听华语歌曲的人喜欢KKBOX,这些全都是压缩的音乐档案。前一阵子全球仅有TIDAL 采用高解析档案,不过Apple 不甘示弱加入了市场,推出Apple Music 保真音乐,搭配MQA 解码,串流播放的音质又再次提升,大大满足了因为疫情待在家中的音乐爱好者。
这些设备和音响一样,有共通的准则,就是设备功能越单一,通常越高阶,至于需要什么等级的系统,就要看用户的音响等级与使用习惯了。还在抱着CD 不放的音响玩家,面对数位音乐的时代,是不是该开始思考也买一部NAS,开始享受更方便的播放数位音乐档案了呢?
我对产品很感兴趣,请尽快联系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商家吗?
我想详细了解购买流程!
购买该产品享受八折优惠,还能得到技术支持?
我想购买请电话联系我!
购买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产品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加微信:254969084带你进群学习!百家号免费发布
发布
电话
微博
公众号
回顶部